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

ID:24733672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5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_第1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_第2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_第3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_第4页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培养小学生数学创造思维能力论文在新世纪里,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有大批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些人的培养就必须从小学开始,所谓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我就以创新思维能在新世纪里,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有大批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些人的培养就必须从小学开始,所谓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而创造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我就以创新思维能力来说吧,数学教学中所研究的创造思维,对思维主体来说是新颖独到的一种思维活动。包括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

2、题等思维过程,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是正常人经过培养可以具备的。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呢?1要善于指导学生的观察观察的通道是信息的输入,是思维探索的大门。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谈不上创造和创新。儿童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生活中实现的,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呢?①在观察之前,要给小学生指定一定的目的、任务和要求。②要在观察中及时指导。比如观察对象时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指导学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③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

3、代教学技术,用来支撑小学生对研究的问题做仔细、深入的观察。④要努力培养小学生浓厚的观察兴趣。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把一根细线的两端各系一个小球,然后甩动其中一个小球,使它旋转成一个圆。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被甩动时,一端固定不动,另一端旋转一周形成圆的过程。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小球旋转形成了一个圆,小球始终绕着中心旋转而不跑到别的地方去。”“我还看见好像有无数条线。”……从这些学生朴素的语言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渗透了圆的定义: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看到“无数条线”,则为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提供了感性

4、材料。2引导小学生的想象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一个人拥有的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又是无限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往往能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这就需注意这几个基本要素:①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飞跃性的连接,因此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②是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③要有执着追求的情感。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新知识的产生除去推理外,常常包含前人的想象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潜在的因素,创设想象情境,提供想象材料,诱

5、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例如,在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时,要求学生想象如何把梯形的上底变得与下底同样长,这时变成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如果把梯形上底缩短为0,这时又变成了什么图形?与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问题一提出学生想象的闸门就打开了:三角形可以看作上底为0的梯形,平行四边形可以看作是上底和下底相等的梯形。这样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培养了学生想象思维的能力。3鼓励学生的求异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发展的基础。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求异思维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去超越别人的渠道。求异

6、必须富有联想,好比假设、怀疑、幻想,追求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即有与众不同的思路。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例如:教学“分数应用题”时,有这么一道习题:“修路队修一条3600米的公路,前4天修了全长的1/6,照这样的速度,修完余下的工程还要多少天?”就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不同方法去解答。用上具体量,解一:3600÷(3600xl/6-4)-4;解二:3600-(3600xl/6)÷(3600xl/6-4);解三:4x(3600-3600xl/6)÷(3600xl/6÷4)。思维较好的同学将本题与工程

7、问题联系起来,抛开3600米这个具体量,将全程看作单位“1”,解四:1÷(1/6÷4)-4;解五:(1-1/6)÷(1/6÷4);解六:4x(1÷1/6-1);此时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又有同学想出解七:4÷1/6-4;解八:4x(1÷1/6)-4;解九:4x(6-1)。学生在求异思维中不断获得解决问题的简捷方法,有利于各层次的同学参与,有利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4诱发小学生的灵感灵感是一种直觉思维,它大体是指由于长期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产生的富有创造性的思维。它是认识上质的飞跃。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

8、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还应当运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数学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