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

ID:24747033

大小:2.10 M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1-15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_第1页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_第2页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_第3页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_第4页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专题讲座中医辨证论治与临床内容提要——辨证论治概念辨证原则治疗原则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运用又称辨证施治,包括:辨证→施治(论治)。——运用中医的诊断方法,对于病人复杂的症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证候),这个过程就是“辨证”;进而根据中医的治疗原则,确定治疗方法,这就是“施治(论治)”。辨证论治概念——例如:某患者近2天出现发热较重,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面赤,咳嗽,痰黏而黄,咽燥,伴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表现;经过分析综合,判断为“感冒”证属“风热犯表”证(其病机特点:风热犯表,热郁肌腠

2、,卫表失和,肺失清肃);其治法为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辨证原则——全面分析病情——辨证方法——1、收集全面、完整的资料:详实的“四诊”资料+相关的理化检查结果→对疾病客观情况完整认识。2、全面分析:从整体观念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分析问题→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辨证结论。 如某患者表现——胃脘部冷痛(寒象) 舌淡红、苔黄腻(热象)全面分析病情——→寒热错杂证。辨证方法——八纲辨证为基本的辨证方法。中医内科病证的辨证方法,根据外感时病(包括伤寒和温病)和内伤杂病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外感时病——①六经辨证:三阳经→三阴经。②卫气营血辨证:轻→重,浅→深。③三焦

3、辨证:上焦→中焦→下焦。内伤杂病——主要采用脏腑辨证——按脏腑归属来归类:肺系病证——主要按肺气失于宣发肃降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脾(胃)系病证——主要按中焦气机升降失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心系病证——应按血脉运行障碍和神明失司之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肝系病证——主要按肝气疏泄不畅、肝阳升发太过、肝风内动等病机特点进行辨证。肾系病证——主要按肾阴、肾阳不足的病机特点进行辨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应按其寒热虚实、隶属脏腑的不同进行辨证。调节整体平衡:调节整体平衡,恢复和建立相对平衡的阴阳关系,不外去其有余、补其不足两个方面——去其有余,即去其阴阳之偏盛:有温、清、利、下等

4、各种具体治法;补其不足,即补其阴阳之偏衰,有补阴与补阳之不同。审证求机论治:“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说明“证”是决定治法方药的最可靠依据。明辨标本缓急:就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同治”的方法进行治疗,这就是明辨标本缓急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把握动态变化——即分期论治:初病之时,一般不宜用峻猛药物。进入中期,大多正气渐虚,治当轻补;或有因气、血、痰、火郁结而成实证,需用峻剂而治者,亦只宜暂用。及至末期,久虚成损,则宜调气血,养五脏,兼顾其实。如瘕:病之初起,其积未坚,治宜消散之;进入中期,所积渐坚,治

5、宜软化之;转入后期,正气已虚,则宜攻补兼施,审其主次处理。顺应异法方宜:具体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三个方面。据证因势利导:要求顺其病势,就近去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重视调摄护理:恰当的调护,有利于正气的恢复、邪气的祛除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忽视调摄护理,不仅会延误康复时间,还会出现“食复”、“劳复”等情况,以致病情反复。因此,必须重视调摄护理。把握证治规律,以利于辨证论治在临证时的正确运用——把握方剂主治证候,以利于辨证论治在临证时的正确运用——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运用——把握证治规律,以利于辨证论治在临证时的正确运用——主要

6、针对部分有规律可寻的病证而言的。这里列举几例以供参考。——内伤咳嗽、肺痨、水肿、淋证、虚劳。内伤咳嗽——内伤咳嗽——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其基本的证候类型应该为痰湿蕴肺证和肝火犯肺证,其演变规律——痰湿蕴肺证—郁久化热→痰热郁肺证肝火犯肺证——————邪热伤阴→肺阴亏耗证。—1.痰湿蕴肺证——主症:咳嗽反复发作。 特征性症状: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 伴随症状: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 舌脉: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证机关键: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治法:

7、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2.痰热郁肺证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特征性症状: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咯血痰。伴随症状:胸胁胀满,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脉:舌质红,舌苔薄黄腻,脉滑数。证机关键:痰热壅肺,肺失肃降。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3.肝火犯肺证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 特征性症状: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如絮条,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伴随症状:胸胁胀痛,咳时引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