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之《论语》

国学经典之《论语》

ID:24754824

大小:8.50 MB

页数:108页

时间:2018-11-14

国学经典之《论语》_第1页
国学经典之《论语》_第2页
国学经典之《论语》_第3页
国学经典之《论语》_第4页
国学经典之《论语》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学经典之《论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学经典之《论语》一、《论语》的作者、成书背景二、《论语》的结构,主要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三、历代研究《论语》的状况、成就四、出土文献竹简《论语》简介五、今天研究《论语》的价值、意义六、《论语》经典章节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简介一、《论语》的作者、成书代、

2、列入经书的时间《论语》在十三经中,其篇幅较短,仅次于《孝经》。全书共二十篇,五百零七章,字数据电脑统计共一万五千九百十九字。此书的文化地位和历史功绩,前代学者作过极高的评价。东汉经学家赵岐(约108—201)在《〈孟子〉题辞》中称:七十子之畴,会集夫子所言,以为《论语》。《论语》者,五经之錧辖,六艺之喉衿也。清末满族学者唐晏(1857—1920)在其所著《两汉三国学案》卷十中,也对《论语》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群经之锁钥,百代之权衡也。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了《论语》一书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对构成民族文化共同心态,曾经起过积极作用,对促进诸多少数民族的不断汉化也是具有积极贡献的。如此

3、光辉的著作,其作者为谁?成书在何时?列入儒家经典又在何时?对这些问题,历代学者曾多次作过探讨。史圣司马迁在其名著《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论述孔子答弟子及他人询问时,曾列举《论语》的两种原名云: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誉者或过其实,毁者或损其真,钧之未睹其容貌,则《论言弟子籍》,出孔氏古文,近是。余以弟子名姓文字,悉取《论语弟子问》,并次为篇,疑者阙焉。上引文中所云“《论言弟子籍》、《论语弟子问》”,单称《论言》或《论语》,均指同一书而言,至于其后面分别加“弟子籍”、“弟子问”,是就记录、编纂和应答说的。《史记》同篇述《古论》又云:“出孔氏古文”。今按《汉书·艺文志》所载:“《论语

4、》古二十一篇,出孔氏壁中。”《史》、《汉》所载彼此相合。又《史记·封禅书》单称《论语》为《传》,还有单称为《论》的。王充《论衡·正说篇》云:王充“说《论》者皆知说文解语而已……时尚称书难晓,名之曰传,后更隶写以传诵。初孔子孙孔安国以教鲁人扶卿,官至荆州刺史,始曰《论语》。”而著名学者马叙伦在其所著《读书续记》卷第二的一处记述中,引用有关资料,认为出于孔壁中的古文《论语》,当时即已如此称名。现录其文如下:马叙伦《读书续记》卷第二.doc马叙伦《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论语类》综述云:“《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

5、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兴,有齐、鲁之说。传《齐论》者,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唯王阳名家(师古曰:王吉,字子阳,故谓之王阳)。传《鲁论》者,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皆名家。张氏最后,而行于世。”《论语》成书的时间及最后修订增补加工者为谁?杨伯峻认为:“《论语》的著笔当开始于春秋末期,而编辑成书,则在战国初期。”杨氏在这段话的注释中转引日本学者山下寅次的《〈论语〉编纂年代考》,以为在纪元前479年(孔子卒年)至前400年(子思卒年)之间。按杨氏此说与唐人柳宗元《论语辩》所涉及的时间人物大

6、体一致,柳氏辩云:“孔子弟子,曾参最少,少孔子四十六岁。曾子老而死,是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书记曾子之死,则去孔子也远矣。曾子之死,孔子弟子略无存者矣。吾意曾子之弟子为之也。何哉?且是书载弟子必以字,独曾子、有子不然。由是言之,弟子之号之也。”柳氏之辩,证明曾子之弟子孔伋(子思)对《论语》作过增补,因而对曾参尊称为“曾子”。将柳氏之辩与《汉书·艺文志》之论断结合起来看,《论语》的成书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相与辑而论纂”与增补修订而不断完善的。孔子故乡山东俯瞰关于《论语》列入经书的时间,亦即用此书作为古代各级学校学习教材始于何时,对这样重大的学术问题,近代权威学

7、者王国维曾下过极大的功夫,加以探索、稽考,而终于彻底辨明其底蕴。王国维《致罗振玉》.doc这就清楚地说明《论语》列入经书的时间开始在汉文帝时,至于其后罢传记博士,只是经书所列学校时间次序的调整。对此王国维在《汉魏博士考》中引用上述赵岐那段题辞后,既加案语,又打比方,并且举出诸多实例,一一加以说明,正如上引《致罗振玉》信中所说的“从各方面核之”,具有诸多证据。且看王氏在《汉魏博士考》有关条文下所加的案语:王国维《汉魏博士考》.doc经过王国维认真仔细地考证探索,即可进一步证明赵岐的论断是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