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

ID:24755479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4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_第1页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_第2页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_第3页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_第4页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七氟醚与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七氟醚和异丙酚用于全麻诱导,比较两者麻醉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LC手术患者,ASAⅠ级或Ⅱ级,年龄18~65岁,随机分为两组(n=20),七氟醚组(S组),吸入1MAC七氟醚麻醉诱导,异丙酚TCI组(P组),靶控输注血浆靶浓度3mg/L,异丙酚麻醉诱导。患者入室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作为基础值。记录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2min(T2)、5min(T3)、10min(T4)的BP、HR、血糖和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结果与基础值比较,T1、T2时两组BP、血糖均下降(P<0.05

2、),S组HR减慢(P<0.01);T2时P组BP下降(P<0.01);T4时P组BP下降(P<0.05);组间比较,T4时P组HR较S组快(P<0.05),S组BP较P组升高明显(P<0.05),P组血糖较S组高(P<0.05)。S组意识消失时间短于P组(P<0.01)。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比异丙酚静脉麻醉应激反应小,血流动力学变化小,更适合于全麻诱导。【关键词】异丙酚;七氟醚;全麻诱导[Abstract]ObjectiveToparetheeffectsofinductionodynamics.MethodsFortyASAⅠorⅡpatientsaged18~65izedint

3、o2groups(n=20):sevofluranegroup(S)andpropofolgroup(P).IngroupSinducedin.Theinspiredconcentrationofsevofluraneaconcentration(CT)ofpropofolg/L.ThenobservedthevariationofbloodBP,HR,bloodsugarindifferenttimeinbothgroups.Thetimeoflossofconsciousness(LOC)mediatelybeforeintubationaspareduchhighertha

4、ngroupSafterintubation10min(P<0.01).ThetimeofLOCinorvariationinhemodynamicsthaninjectionofpropofol,soitisbetterforanesthesia.[Keyin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患者静卧5min后记录血压(BP)、心率(HR)、血糖作为基础值。通过S/5Avance麻醉工作站(Datex-Ohmeda公司,美国)面罩吸入纯氧3min后开始诱导,2组均先予咪唑安定(0.1mg/kg)和芬太

5、尼(批号070803,湖北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4μg/kg静脉诱导。S组予七氟醚吸入(批号:7619,日本丸石制药株式会社),开启Sevotec5七氟醚挥发罐(Datex-Ohmeda公司,美国),刻度浓度为6%,初始氧气流量为5L/min,同时嘱患者深呼吸,待其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和睫毛反射消失)后行正压手控通气,降低氧气流量为2L/min,予维库溴铵(批号:070308,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0.1mg/kg静脉注射,气管插管后调整吸入浓度使麻醉工作站气体监测仪上的呼气末七氟醚浓度维持在1MAC;P组靶控输注异丙酚(批号:FD065,AstraZeneca公司,英国),血

6、浆靶控浓度为3mg/L,靶控输注使用北京思路高TCI-Ⅱ输注泵。患者意识消失后面罩手控正压通气,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行气管插管,术中异丙酚持续泵入4~8μg/(kg·h)维持麻醉。1.3数据记录分别记录患者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2min(T2)、5min(T3)、10min(T4)的BP、HR以及患者意识消失的时间(LOC)和诱导期间的其他反应。从留置的静脉通路在各点各时采静脉血样,用血糖仪和血糖试纸测得并记录血糖值。试验中使用固定、专用的七氟醚挥发罐,通过测定七氟醚消耗总量来计算其平均用量。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7、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插管均顺利完成(<30s)。两组数据均与基础值做比较,T1、T2时两组SP、血糖均下降(P<0.05),S组HR减慢(P<0.01);T2时P组BP下降(P<0.01);T4时P组BP下降(P<0.05);组间比较,T4时P组HR较S组快(P<0.05),S组BP较P组升高明显(P<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