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

ID:24756108

大小:17.54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_第1页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_第2页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_第3页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_第4页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旅游地理河南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河南概况地理位置:东接山东、安徽,北接河北、山西,西邻陕西,南邻湖北。面积:总面积约为16.7万平方千米位居全国第18位。人口状况:全省人口9256万,居全国第一位。省会:郑州地貌特征:东部是辽阔坦荡的豫东平原,沿京广线一带散布有丘陵,西部是以伏牛山系所构成的豫西山地。气候特点: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历史地位:三皇五帝、人文始祖的诞生地及活动中心;夏商周各代王朝,大多在本省建都;春秋战国逐鹿中原,两晋时期十六国混战的主战场;从北魏到隋、唐、北宋是全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中心郑州登封嵩山少林景区洛阳龙门石窟景区焦作风景区(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安阳殷墟景区洛阳嵩县白云山景区开

2、封清明上河园景区平顶山鲁山县尧山-中原大佛景区洛阳栾川县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洛阳新安县龙潭大峡谷景区南阳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景区河南省旅游资源特色古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奴隶社会,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约五六十万年旧石器时代的历史河黄河——中国“母亲河”拳少林武功和太极拳根华夏民族之根、华夏姓氏之根、华夏文化之根的重要发源地花洛阳牡丹甲天下;我国早在北周时期就开始培育牡丹,至今已有1500多年栽培历史四大古都洛阳安阳开封郑州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贵。长安重游侠,洛阳富才雄。名都多妖女,京络出少年

3、。煌煌祖宗业,永怀洛河间。决眦斜阳里,品江山,洛阳第一,金陵第二。曾经的洛阳中国休闲城市”榜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今天的洛阳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2010中国十大旅游城市”、“2010中国最具海外影响力城市”、“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欧洲人最向往的中国十大城市”、“2011中国最佳生态发展城市”、“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十大名城”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的龙门山口处,距市区12.5公里,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

4、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400余年的营造,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规模营建有140多年,从而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在龙门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约占30%,唐代占60%,其他朝代仅占10%。龙门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龙门石窟是东方雕刻艺术的瑰宝,它和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共同组成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艺术宝库,1961年龙门石窟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

5、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4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龙门石窟龙门石窟龙门山色龙门不墨千秋画伊水无弦万古琴洛阳牡丹栽培历史始于隋代,唐代是其鼎盛时期,至宋代有洛阳牡丹甲天下之说。与此同时,各代还涌现出一些描写洛阳牡丹的诗词、著作及绘画作品,宋代诗人欧阳修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等三首“清平调”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牡丹的。“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静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

6、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价,酬值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步束素。……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白居易:“买花”)武则天与牡丹的传说武则天当了皇帝,与一年冬天,至上苑饮酒赏雪,酒后在白绢上写了一首五言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写罢,她叫宫女拿到上苑焚烧,以报花神知晓。诏令焚烧以后,吓坏了百花仙子。第二天,出牡丹外,其余花都开了。武则天见牡丹未开,大怒之下,一把火将众牡丹花烧为焦灰。并将别处牡丹连根拔出,贬出长安,仍至洛阳邙山。洛阳邙山沟壑交错,偏僻凄凉。武则天将牡丹扔到洛阳

7、邙山,欲将牡丹绝种。谁知牡丹在洛阳邙山长势良好,人们纷纷来此观赏牡丹。“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这是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的名句。洛阳这个地方很怪。牡丹长得好好的,但到了外地,就慢慢退化了,至少是花朵没有过去大了。而外地的牡丹本来一般化,到了洛阳,一下就变支楞了。古人云:“种植好牡丹,必取洛阳土。”除却人为的因素,洛阳确实是牡丹的天堂。其气候基本与中国“二十四节气”同步,四季分明,很符合牡丹的生长周期。洛阳冬季没有东北寒冷,夏季没有南方湿热,有利于牡丹的冬眠、越夏。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命名牡丹花为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