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

ID:24756845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_第1页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_第2页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_第3页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  近几年笔者都担任高职的语文教学工作,综观了近几年广东高职高考作文题目:2004年“借用与自创”、2008年“人生是一场考试”、2010年“行走与跌倒”、2011年“礼物”、2012年“报答”、2013年自主命题,材料话题侧重人文关怀,文体倾向议论文。但是高职班学生普遍写作基础差,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一个怕写作文的心理,尤其是怕写议论文,觉得它枯燥无味,无话可写,有的学生即使写了,文章的结构也不合体,论点和论据之间也缺乏必要的粘连,语言表达不符合议论文的要求,针对如此情况,我进行高职高考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探索。  一、树立榜样,激发学生

2、写议论文的兴趣   兴趣在各个学科中的作用都毋庸置疑,在作文教学中也不例外。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抓榜样是能很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展示自我是每个高三的学生都愿意做的事,多给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的机会,把学生的作文张贴在课室的学习园地上,在课堂上当众宣读作文,在校广播站播出等,都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尽可能多鼓励肯定他们的优点,善于发现学生作文的长处,哪怕一点一滴也要给以肯定,以激发学生写议论文的兴趣。一次作文,一个学生在题为《学会宽容》一文中写到:“我觉得宽容就像小溪接纳了每一滴清水;就像大海迎接每一

3、朵浪花;就像蓝天拥抱每一朵白云。”4整篇文章,错别字多,病句多,全文杂乱无序,就此一句较好。我在评讲作文时先不说他的不足,而是先放大这一闪光的语句,画上红色的波浪线,并在讲评课上叫这个学生朗诵了这句话,该生倍受鼓舞,同学们也深受感染。既然能写好一句,也一定会写好一篇,从此他便喜欢上了写议论文,有机会就想展示一下。因此每次作文评讲课学生很喜欢上,我也通过这样多树立榜样,让他们多展示自己的文章,使其他的学生又从中受到感染,激发写议论文的兴趣。  二、指导积累议论文素材,让学生有“据”可“用”  陆游在《示子》一诗中说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写议论文亦是如此

4、,临阵磨枪,为时已晚。要使学生写好议论文,必须指导学生重视积累素材。由于备考的时间有限,可以按以下分类识记方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1、人物系列:①中国古代名人系列(苏轼、陶渊明、司马迁等)②现当代名人系列(毛泽东、邓小平、比尔?盖茨、斯蒂芬?霍金等③文学形象系列(诸葛亮、林黛玉、阿Q、堂•吉诃德、桑提亚哥、哈利波特等)④“感动中国”人物系列(2010―2013年)2、课文系列(主要是必背古诗文篇目中材料的整理):①忧国忧民、爱国情怀:《离骚》(屈原)、《过零丁洋》(文天祥)《出师表》(诸葛亮)《春望》(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岳阳楼记》(范仲淹)②学习态度和方法:《论语六则》《荀子?劝学》韩愈《师说》3、整理出2013年高考作文最热点素材。  三、掌握议论文的结构,搭起议论文的“骨架”  议论文,分析事实,论证道理,具有一定体式的结构。根据议论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式,应当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曰“4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构成。“提出问题”即在议论文开头一般要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在文章的中间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分析论证,“解决问题”即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这一点,众所周知,兹不赘述。而分析问题即本论部分,

6、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一般来说,有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所谓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向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如果仅仅围绕一个向度写,那么几个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大多是并列关系;所谓递进式,其实同并列式结构相比,除了论点之间的意义联系不同以外,其段落的结构模式与并列式相同,就不再说了;所谓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最简单的对照式是在提出观点后,一段从正面论证观点,一段从反面论证观点,最后得出结论。  四、掌握论据与论点的扣合方法,加入议论文的“血肉”  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

7、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这就要讲究论据与论点的扣合方法了。可以向学生介绍常用的四种分析法:1、因果分析法,即在叙述完事例后,为了密切事例和论点的关系,可对事例所蕴涵的意义作一番评论。2、假设分析法,就是从正面或反面进行假设性论证,把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讲出来。3、对比分析法在叙述完事例后,对所叙事例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强化所论述的观点,可正面比较,也可反面比较。4、归纳分析法,即由论据中的个别具体事实延及现实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使论点和论据融为一体。也就是在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对这些论据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4  五、美化开

8、头和结尾,砌好议论文的“门面”  议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