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

ID:24763117

大小:8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二单元商鞅变法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练习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1.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  )A.农商并重    B.重农抑商C.重商主义D.无为而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指导思想是重农抑商,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答案:B2.“孝公用商君……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务本”主要是指(  )A.建立县制B.什伍连坐C.奖励耕织D.焚烧诗书解析:从材料可知其“倾邻国”“雄诸侯”的是“务本”之故,即对农业的重视。选项中只有C项符合要求。答案:C3.《战国策》记载,赵国谋得秦人围攻的上党之地后,秦赵处于临战状态。平阳君赵豹劝诫赵

2、王:“秦以牛田,水通粮,其死士皆列之于上地,令严政行,不可与战。王自图之!”在平阳君赵豹看来,秦国强大的原因,不包括(  )A.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B.秦国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C.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秦国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解析:根据材料中“秦以牛田,水通粮,令严政行”可知,秦国采用了先进的牛耕技术,军粮水上运输极为便捷,法令严厉,行政效率高,故A、B、D三项正确。C项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答案:C4.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这反映了秦国当时(  )

3、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解析:“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都是儒家思想的主张,在商鞅变法中被称为“六虱”,可以判断出儒家思想在当时不受欢迎,故A项正确;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在秦国推行变法,推崇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道家思想并没有成为主流,故C项错误;“非兵羞战”和墨家思想的“非攻”相似,但不能因为这点就片面地认为墨家思想渐趋没落,故D项错误。答案:A5.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种做法(  )A.导

4、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解析:材料中“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说明主张小农经济户的分立,这有利于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的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6.有学者认为商鞅的强国之术堪称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史上最残酷和严厉的一种,是一次激进的国家主义试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战国

5、的风气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制度原因造成的全社会的“免而耻”。虽然容易在短期内奏效,但国家政令的贯彻执行如果仅能仰仗于予富予贫、予贵予贱以及施用严刑峻法的权力,人民的守法就只能是出于恐惧和贪欲。——程念祺《商鞅的为人为政和战国风气》(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在法制方面的主要内容。这种法制措施在秦国实行的效果如何?(2)根据材料二说明商鞅的“强国之术”对秦国民风产生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重,匿奸者与降敌同罚”等信息判断归纳;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得出结论。第(2)问,根据材料二“免而耻”“恐惧和贪欲”“严刑

6、峻法”可推断出好战嗜杀要点。答案:(1)内容:严刑峻法;邻里连坐。效果:建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在与六国战争中处于优势地位。(2)功利之风盛行;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道德观念淡薄;好战嗜杀的血腥世风形成,容易导致暴政。7.秦自商鞅变法逐渐形成了小家庭制度,在中国古代家庭发展史上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秦自商鞅变法后,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而且,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上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最基本形态

7、。不仅劳动者,即在官僚、富庶人家亦普遍建立起个体小家庭。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其成员间亲属关系而论,多是以一对夫妻为核心,及其未成年或虽已成年而未婚子女构成;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变法的措施,并分析其对家庭制度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后秦国小家庭特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小家庭制度形成的时代背景。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措施”,从材料一“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