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

ID:24767459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_第1页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_第2页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_第3页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_第4页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探讨李金霞湖南省资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资兴423400[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胎盘粘连患者129例分为米非司酮组65例和催产素组64例。米非司酮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1次/12h,共3次。催产素组给予催产素10U静脉滴注,1次/d。观察残留胎盘排除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结果72h催产素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多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P<0.05),胎盘排出时间长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5)。米

2、非司酮组治愈率达95.4%明显高于催产素组的8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5,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胎盘粘连,出血量少而且胎盘排出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jyqkL者107例,占82.9%;胎盘粘连面积<1/3者110例,占85.3%,粘连面积1/3~1/2者19例,占14.7%。随机将患者分为米非司酮组65例和催产素组64例,米非司酮组平均年龄(27.6±5.4)岁,平均孕龄(38.5±3.2)周,平均产次(1.2±0.3)次,剖宫产次数(0.8±0.15)次;催产素组平均年龄

3、(27.4±5.6)岁,平均孕龄(38.4±3.4)周,平均产次(1.2±0.4)次,剖宫产次数(0.8±0.18)次。两组年龄、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数比较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50mg,1次/12h,共3次,然后25mg口服,每12h/次,共7d。催产素组给予催产素10U静脉滴注,1次/d,共7d。同时做好预防感染,增强宫缩。米非司酮购自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催产素购自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50)。1.3临床评价指标①胎盘排除时间:胎盘胎膜完

4、全排至体外被认为治疗有效,胎盘组织完全排至体外根据患者B超,临床症状及病理科诊断来确诊诊断;②阴道出血:观察产后12h、24h、72h阴道出血情况;③随访:对所有患者随访2周,调查其发生阴道出血的情况。1.4统计方法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用SPSS16.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2结果2.1米非司酮组和催产素组出血量及胎盘排出时间的比较米非司酮组和催产素组产后12h和24h阴道出血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72h催产素组阴道流血量明显多

5、于米非司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组胎盘排出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随访结果催产素组在治疗1周后34例(53.1%)阴道出血停止,治疗2周后有53例阴道流血全部停止,治愈率达82.8%。米非司酮组在治疗1周后有54例(83.1%)患者阴道出血停止,治疗2周后有62例阴道流血全部停止,其治愈率达95.4%,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65,P<0.05)。3讨论正常妊娠下,女性子宫内膜发生脱膜化,最终形成蜕膜,即底蜕膜。

6、在底蜕膜上丰富的绒毛外滋养细胞和纤维蛋白样物质共同一起筑建成一道生理性屏障,能抵挡胎盘绒毛的再次入侵[3]。当胎盘种植部位的子宫内膜受损或发育缺损,胎盘绒毛有机会突破屏障直接种植到子宫肌层甚至肌层中[4]。对于胎盘粘连患者来说,内在因素通常是指其子宫内膜损伤或发育不良,外来因素主要为多次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伤所致[5]。国内外在胎盘粘连的预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一致认为预防胎盘粘连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避免多次实施人工流产及自然流产或药物流产等相关的宫术手术[6]。该研究中两组在年龄、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数上具有

7、可比性,避免了治疗中其它常见因素的影响。胎盘粘连能使产妇发生急性大出血,甚至威胁产妇生命。在胎儿分娩过程中如发现胎盘部分或全部不能分离,应多考虑胎盘粘连或植入可能[7]。如发现胎盘粘连较严重,勿直接进行剥离,要中止宫腔操作,避免子宫内翻、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8]。如患者生命体征良好,胎盘部分植入或粘连发生较轻,出血量小时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从而保留患者的子宫及生育能力。目前胎盘粘连治疗的保守方法主要分为两类:药物性保守治疗和保守性手术治疗。药物性保守治疗临床上常用的甲氨碟呤、5-氟尿嘧啶、天花粉、中药等药物。5-氟

8、尿嘧啶和甲氨蝶呤是联合化疗药物,由于其时间长且用量较大,易导致胃肠道不适、口腔溃疡、脱发、食欲减退、皮疹等不良症状,患者比较难受难以接受[9]。米非司酮为新型抗孕激素类药物,能降低血管周细胞和间质细胞对滋养细胞的固定支持[10]。研究中发现米非司酮组产后72h阴道流血量为(315±54)mL,胎盘排出时间(5±2)d,明显少于催产素组,与国内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