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ID:24774874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5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_第1页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_第2页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_第3页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_第4页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缑新科,张明鑫(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为了真实地模拟光伏发电并网系统,针对光伏发电并网的最大功率点追踪,给出了基于电导增量法的控制方法,提高了光伏电池阵列的工作效率。利用Boost电路实现MPPT控制,以SVP变换形成P波,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各重要组成部分出发,建立了一套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对所搭建模型的动态性能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真实地反映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实际运行特性,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jyqkulink平台

2、上搭建了一套两极式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模型,分别建立了基于光伏发电伏安特性的光伏电池阵列模型和基于电导增量法的MPPT控制模型,通过MPPT控制提高了光伏电池阵列的工作效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性能。1光伏阵列以及MPPT控制仿真模型光伏发电并网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并网逆变器、变压器等最后再与大电网相连,其中光伏电源的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图1中,恒流源ISC为光生电流。IL为分光电流,它流过负载RL,在其两端产生了电压UL,此电压作用于二极管产生了抵消另一部分光电流的电流IF,也可称为暗电流。另外电池本身还有电阻,因此用一

3、个并联电阻RSH和一个串联电阻Rs来等效。通过对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的以及物理特性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算式:式中,A是二级管理想常数,当正偏电压大时为1,正偏电压小时为2;K为波尔兹曼常数,其值为1.38×10-23J/K;T为光伏电池的温度;IF0为光伏电池在无光照时的饱和电流。从式中可以看出,光伏电池阵列输出的电压和电流受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强度温度等的影响,在相对稳定的日照条件下,短路电流的强度与温度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基于以上数学模型,本文建立了的光伏阵列模型,其输出特性如式(2)所示:式中:NS和NP分别代表串联组件和并联组件的数量,光伏阵列

4、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光伏并网系统中为了提高光伏阵列的发电效率,通常要求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始终保持在最大,即系统始终要对其最大功率点进行追踪(MPPT)[5]。本文通过Boost电路来实现升压功能,以电导增量法实现MPPT的控制,其原理就是通过对比光伏发电电池阵列的瞬时导抗以及导抗的变化量来实现MPPT功能,从典型光伏电池输出功率P-V特性随温度变化曲线中[6]可以得到光伏发电并网系统的输出功率具有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电压的导数为0这一特性,即:电导增量法中的核心问题就是判断式(5)所示的关系能否成立[7],当式(5)成立,即输出电导的变化量和负的

5、输出电导相等就表明此刻光伏并网的P-V曲线斜率为零,即达到了最大功率点MPP;若不成立就要根据算式(5)的大小关系来判断功率曲线斜率的正负:当输出电导的变化量大于负的输出电导时,表明此时光伏并网的P-V曲线斜率为正;当输出电导的变化量小于负的输出电导时,表明此刻的光伏并网P-V曲线斜率为负[8]。图3为搭建的基于电导增量法的MPPT模型。2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两级式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如图4所示。本文搭建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模型及仿真是在大电网的输出三相平衡且稳定性较高,电感、功率开关管等元器件均为理想器件,并且不计开关过程和死区时间的条件下进行的

6、。在三相坐标静止坐标系中,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可以根据基尔霍夫定律表述如式(6)所示:式中:ia,ib,ic是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流;ua,ub,uc是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ea,eb,ec是三相电网的电压;r是逆变器的输出阻抗;L是交流端的滤波电感。为得到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对式(6)所描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同步坐标变换,最后得到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如式(7)所示:通过解耦和PI调节,可推导出在d-q坐标系中三相并网逆变器的电流前馈解耦算式:综上,便可得出两级式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如图5所示。由图5可以看到,为得

7、到光伏并网逆变器所需要的P波,首先,并网逆变器需要通过最大功率点追踪得到V*dc,在与Vdc做差后得出误差信号;其次,将得出的误差信号通过PI调节后得到有功电流参考值i*d;再次,通过i*d和i*q和并网逆变器的输出的有功电流和武功电流的采样值做差后得出误差值;最后,将次误差通过解耦和PI调节后,再经过SVP变换即可。SVP变换也就是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依托平均值等效原理,由三相变流器输出的指令电压于复平面中合成电压空间矢量,并且通过三相逆变器不同的开关模式,产生P波,目的就是使输出的波形能够尽量接近正弦理想波形[9]。3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模型及仿

8、真通过本文前面的分析和搭建的模型,建立如图6所示的三相光伏发电并网系统,本系统采用双环控制,具体的参数如下:Tref=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