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

ID:24791175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_第1页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_第2页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_第3页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营销,营销的另一境界打开电视,广告充斥其间,打开网络,营销无处不在,产品需要营销,人生需要营销,生活处处离不开营销,我们生活在一个营销的世界里。过度的营销,遮蔽了我们原本纯真的心灵,迷失了我们选择的指南,另一方面,营销界也在疾呼,能用的营销招数都使遍了,营销走到尽头了。就在营销泛滥、营销乏力的同时,不营销悄悄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揭开不营销的面纱,窥探一下营销的另一境界不营销。传统文化意义上的营销本质是客户、产品、企业之间的天人合一。11月初,我乘火车去山东潍坊拜访北京一家品牌策划公司的老总,一路上就在琢磨,这位老总是国内着名的某产业的营销策划大师,会和我聊什么

2、,我该如何应对呢?伴随着轰隆隆的车轮声和旅客的喧闹声,我沉浸在一个话题里:营销是什么?营销的本质是什么?营销是西方的舶来品,现在基本所有的营销理念和方法,几乎都脱胎于西方的经济理论、西方的文化理论。中国化的经济理论虽然远未成型,但中国传统文化却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按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来认识营销的话,营销是什么呢?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是追求天下大同,那么借用到营销上,中国文化意义上的营销也应该是追求天人合一的过程,实现客户、产品与企业之间的和谐统一,从价值理念上实现天下大同。按天人合一的营销理念回头来重新认识营销的话,客户不再是孤立与企业之外的

3、客户,甚至连上帝也不是,客户的身份应该是主人,产品使用的主人;产品也不再是从属于企业的产品,而是为客户代加工的产品,甚至可以说是为自己加工的产品;企业的属性也就变成了一个服务客户的特殊组织,按主人的要求组织产品生产,做得好的话会得到主人的赏赐,而企业的归属权也不再仅仅属于企业主,更广泛意义上的归属权应该是归属于客户、某一特定的客户人群,在无形中才是企业的真正所有者。一旦这个特定的客户人群决定放弃这个企业,这个企业只能顺从主人的意愿从地球上彻底消失。试想,为主人、为自己开发产品还需要营销吗?CSA社区农场模式下的产品不需要营销,自产自用的小农经济成为新的经营模式

4、。CSA也是舶来品,近年来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郊区方兴未艾,成为现实版本的农场。在这个现实农场里,传统意义上的客户定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客户不再仅仅是产品的购买者,还是产品的生产者,企业的管理者和投资者。社区农场生产的蔬菜是不需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销售,在这里,产品的营销环节被彻底取消了,收获的萝卜、白菜归社员所有,直接拉回家就可以,更不需要偷菜。这种经营模式对一般意义上的营销有没有借鉴意义呢?实际我们可以从直销和传销这类营销模式中看到CSA的影子。在直销体系里,销售的重点不再是产品本身,而是层层的销售网络。决定企业营销业绩的关键,不仅仅是终极产品的营销状况,

5、而是营销网络的构建规模,营销的重点从产品转向了网络,产品处于相对不营销状态。CSA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直销模式,比一般的直销企业更直销的的经营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一般意义上的营销理念得以颠覆,产品不再是以营销的中心,客户的概念发生转变,既是产品的终极购买者、使用者,也是产品的销售者、生产者,甚至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管理者。在这样的模式下,产品处于相对的不营销状态,营销的重点从产品专向了销售网络,从产品转向了人。真心实意为客户服务、为人民服务,不营销就可以。营销成功方程式里,决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不营销。管理界现在流传一句名言,过去属于德鲁克,未来属于稻盛和夫。两家

6、世界500强企业创始人、兼有企业家与哲学家身份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以东方式的文化理念阐述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成功方式,其解释的三个节点与众不同,别有新意,给我们提供了系统成功与节点关系的另一种思维视角。这个成功方程式是这样的:人格/理念(-100~100)能力(0~100)努力(0~100)=成功如果把这个方程式归结为营销成功方程式,我们会发现,正如稻盛和夫的观点,决定营销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先天和后天的能力,不是持久的、不低于他人的努力,而是人的性格和理念,能力和努力都是正值,最次是0,而性格和理念却横跨-100到+100,最次是-100,再卓越的能力,再

7、持久的能力,即使做到了最高的100分,与负数的性格和理念想乘,结果也是负数,必然不能获得事业的成功。性格和理念需要营销吗?不需要,但可以培养和改变,使之成为正值。套用这个成功方程式,我们对比一下那些近年来兴也勃乎,亡也勃乎的消失企业,他们的营销理念不可谓不先进,营销手法不可谓不超前,营销投入不可谓不重视,但还是昙花一现化作流星,问题处在哪里呢?急功近利的一夜暴富心理,投机取巧的豪夺心态,正应了稻盛先生那句名言人只为己,天诛地灭!不营销,是一种对待事业的心态,是一种横向联合、纵向穿插、利益共享的合作方式,是真正把客户至上放在心里,而不是挂在口头的切实行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