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

ID:24794691

大小:51.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1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_第1页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_第2页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_第3页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_第4页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论文: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促进有效科学探究 [摘要]《讲究产出比》是《科学课》第570期中的一篇评论员文章。可见,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日益受到我们的重视。本文以“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为突破口,对“促进有效科学探究”加以探讨,从“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堂反思?”、“怎样引导学生课堂反思?”、“引导学生怎样课堂反思?”及“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什么?”四个方面论述科学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堂反思,从而促进有效科学探究。[关键词]课堂反思;有效;科学探究2009年12月,我有幸参加了宁波小学科学年会,五节示范课精彩纷呈,教师引领到位,学生探究热情高,

2、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最后,喻伯军老师做了精彩点评。他在肯定课堂创新的基础上也指出了一点不足:个别几节课缺少课堂小结。小结,其实是一个学生反思的过程,也是反思的表现形式之一。所谓反思,杜威认为:“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简而言之,反思即自我反省,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一、为什么引导学生课堂反思?现在,很多科学公开课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非常流畅,但我认为“流畅”的背后也隐藏着危机。1.学生朝前大步走,缺乏回头看一看科学

3、课中,很多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新内容时忽略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而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往往遗忘,导致学生学得累,所学知识孤立。2.教材内容挖掘深,缺乏消化与吸收一位教师在教学《运动与摩擦力》时,一味挖掘教材,引出了静摩擦与动摩擦,学生一脸茫然,教师也越讲越糊涂,教学效果不尽人意。1.学生动脑又动手,缺乏查漏与补缺学生学习了“绿豆芽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提炼对比实验的关键要素,一段时间后,让学生自行设计“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对比实验”,学生不知所措。反思,是回顾复习、消化吸收、查漏补缺的过程,是同化与顺

4、应的过程。没有经过反思,学生科学学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反思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无法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之中,更无法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导致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精力多,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少,课堂效率低。《课标》要求学生“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波斯纳在1989年提出个体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因此,在科学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有助学生发现知识错误与不足,改进探究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建构科学概念,实现减负增效。一、怎样引导学生课堂反思?小学生反思能力的发展一般经历以下阶段,教师要采

5、取相应策略,适当引导。1.激发反思动机,激励自主反思小学生往往无反思意识,或反思意识薄弱,教师要在科学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创设情境,适当表扬,激发学生的反思动机,激励自主反思,让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反思逐步建构起来。如我在教学《温度与温度计》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大家手上的是一支摄氏温度计。那么,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呢?(许多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生1:老师,我知道,一大格表示1℃,一小格表示0.1℃。师:有不同意见吗?(没有学生表示反对。)师:看来,大家都赞成。那你们怎么

6、知道的呢?(学生沉默。突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生2:数出来的。师:怎么数的?(学生继续沉默。)师:如果我们把温度计横着看,它像什么?(许多小手开始举了起来。)生3:我觉得它像尺子,上面的刻度也一样。我记得数学老师说过:如果一大格表示1,而这格又平均分成10格,那每小格表示0.1,再加上单位,这样,一大格就是1℃,一小格就是0.1℃。(师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师:你能把学过的数学知识运用到科学中,真是好样的!(师面向全体学生。)师:不过,我们在读温度计时要让温度计保持直立。师:为了表示奖励,允许你先测室温。(生3饶有兴致地

7、测起了室温。)在后续的教学中,这名学生始终乐于思考,探究热情高。片断中,在教师“温度计横着看像什么”的启发下,学生反思了自身知识的储存,联系到了数学知识,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建构了尺子与温度计读数方法这一框架,加之教师的适当表扬,让学生在反思中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2.提供反思机会,促进能力发展教师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反思。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反思,允许课堂“留白”,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如我在教学《液体的热胀冷缩》时,就出现了这样一段插曲:很多组都能发现烧瓶中的红

8、墨水通过玻璃管明显上升,有一组学生始终不见红墨水上升的迹象。这组学生急了:老师,我们的红墨水不会上升,不知怎么回事?师凑过去:你们能不能自己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他们讨论开了。不久,他们一致认为:橡皮塞漏气了。)(师拿出烧瓶,自然冷却后又放入热水中,发现红墨水直往上蹿。)师:看来,你们组应该操作过程出了问题,回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