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ID:24807890

大小:67.0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5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_第1页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_第2页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_第3页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龙莉(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云南红河661400)【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于我院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49例观察组和49例参照组,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监护,观察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评分、抢救物品完好率、护理满意度、护理缺陷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予以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明显,

2、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关键词】急诊患者;安全管理;护理风险管理;效果评价【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5-0270-02急诊科室是医院中危重科室之一,其存在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较大,因此,较普通科室,其更容易发生医疗纠纷和投诉[1]。由此可见,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有十分必要性。木文就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8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急诊患者。其中,55例男

3、,43例女,年龄为5至8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0±0.5)岁◊53例殴打伤,25例车祸伤,20例其他。按照随机抽取法将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种、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存在可比性。1.2护理方法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监护方法进行护理,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心血管监测、营养支持、呼吸道管理及基础护理等内容;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具体如下。1.2.1健全完善风险管理制度由护士长按照急诊科室特点及相关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风险管理对策,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4、2】。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应的护理操作及风险,并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以避免出现意见纠纷。另外,应完善突发情况应急预案,严格按照护理流程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1.2.2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加强急诊科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其对急救药品使用方法、急救设备操作方法的熟悉与掌握程度。加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知识及相关事故处理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1.2.3护理文件记录规范化护理人员应重视护理文书书写及记录,确保记录清晰明了,认真记录每个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留观病历需要存档保存以确保每

5、个月进行病历定期审查工作有序开展。1.2.4抢救相关仪器和药品管理护理人员应认真负责自己所属抢救仪器和药品的管理,日常做好清洁与养护工作。每一台抢救仪器或药品的使用应由专人负责登记。抢救仪器的清点与检查同吋应由专班护理人员负责,一旦发现仪器存在异常应立即报告护士长或相关负责人员,以提高仪器运行安全性。1.2.5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关系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特点,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安抚患者情绪。耐心II详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应健康宣教,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吋随吋与患者家属进行及吋性沟通,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与矛盾。1.3统

6、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将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在消毒隔离、护士违规操作、基础护理水平及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均优于参照组,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观察组与参照组抢救物品完好率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抢救物品完好率为97.96%(48例),护理缺陷发生率为83.67%(41例);参照组抢救物品完好率及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4.08%(2例)、30.61%(1

7、5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o2.3观察组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92%(47例),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55%(38例),差异较大(P<0.05),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3讨论急诊科的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II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因此,保证急诊患者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性[3】。本文实验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通过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大大提高护理质量,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合格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及抢救物品完好率均高于参照组,而护理缺陷发生率仅为4.08%,明显低于参照组(30.61%

8、)。综上所述,予以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具奋良好的效果评价,大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明显减少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