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

ID:24813859

大小:8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_第1页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_第2页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_第3页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作物育种品种抗性问题的新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35关于作物品种抗病性问题的新认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植保站研究员王险峰E-mai1:wang4540629@126.com人们对作物品种抗病往往寄希望过《,柯些错误的认识,如认为抗病品种就一定抗病,并且多年抗病;其至认为,作物育种经过千挑万选出的抗娲品种,应该足绝对抗病的等。其不知在品种抗病育种过程中,作物获得的抗病性是相对的,病原菌也是M步进化的。现代农、Ik牛产机械化、使川农药化肥,遗传育种快速发展,病原菌随着寄主和环境T•行进化,fi然生态系中的常发病经过多年逐渐演变成流行病。现代不断发生的流行病、爆发病、外来入侵病都是人类生产活动制造的病害。1.植物营养结构改变导致微生物菌群失衡

2、而诱发病害作物在A然生态生长条件下,或使用有机肥,土壤可供给作物矿物质营养,又供给功能性营养如糖类等,也是冇益微生物的营养原,冇益微生物多数是能产生抑菌物质的放线菌,在此条件K奋益苘与病原菌苘群是〒衡的,它们是共生共灭,共存共荣的群体,奋和谐,乂有在抑制某些特异苘群的繁殖过程中达到平衡状态,作物不发病。自从使用化肥沿,人们过分依赖化肥,改变了作物营养结构,K至不施用冇机肥。带来的M题如下:(1)化肥中特别是尿素,在作物体内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合成氨基酸亚硝酸亚硝酸盐,长期稳定的存留4:作物体内,抑制磷,钙、镁等元素的吸收,导致作物营养不平衡,酶的代谢发生问,诱导病害发生。(2)施化肥造成

3、土壤板结氮肥使上壤冇机质含fi降低,磷肥过S与土壤中钙、镁等结合形成难溶性盐类,过量施钾肥等都会破坏了团粒结构,致使土壤板结。(3)土壤施有机肥,土壤可供给作物80%的二氧化碳,化肥使土壤不能供给作物二氧化碳。(4)使用化肥导致土壤解毒能力下降,影响产撒与品质。(5)土壤施冇铽发酵的冇机肥,微生物分解的氮与化肥中的氮在梢物体A作用完全不同,可分解成能增加免疫功能的氨基酸——脯氨酸,抗高温、低温冷害,抗病等。(6)化肥使土壤中有益酶被破坏,降低抗病虫害的能力。(7)化肥严重影响作物品质,如食味,色泽、矿物质营养的含量与产量。(8)柯益微生物缺乏营养,导致科害微生物特意繁殖,土壤菌群严重失衡

4、,导致作物发病。韩国、H本水稻每亩施尿素不超过5千兑,我国施尿素20千兑是低的,有的多达40〜60T*。水稻过fi使用氮肥更为突出,氮肥过多会抑制铜、钾、硼等元素的吸收,造成作物细胞疏松,易倒伏,比抗晌,易感病,水稻稻瘟病、鞘腐病、胡麻叶斑病等成为常发卞病害,减产严熏。黑龙江垦区研究结果表明,每亩用尿素12千克,水稻易倒伏;进入7月水稻追施尿素易得稻瘟病、鞘腐病,纹枯病等。我国土壤基础研究落后,至今米开展土壤离子交换量与电导率等方面的研究,作物施肥依然是以作物中心的盲FI施肥,无论如何测土施肥都是不科学的。2.农药的使用降低作物自身免疫功能,并制造了病原菌的抗性。农药如汆菌剂、除草剂、人

5、工合成的外源激素、汆螨剂、系线剂等都是作物自分不需要的,和作物没宥亲和性,会造成作物代谢紊乱,破坏酶的T•衡,诱发病害发生;过量使川会造成药害,其中除草剂、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药害发生比较普遍,可是作物减产20〜30%,重者50%以上。特别是水稻从浸种、拌种就用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索、杀歯剂(三唑类危害敁严重),种衣剂;fy苗苗床用除草剂、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杀菌剂,人田又多次使用除草剂、杀菌剂、人工合成的外源激素。不合理使川,或滥川,过量使川农药,造成病原菌快速变异而产生抗性。在20世纪60〜80年代,一个作物新品种抗病性持续8〜10年,以后使用化肥、农药活作物新品种抗病性缩短,一般第一年抗

6、痫,第二年病原菌适应,第三年比抗病。在使用化肥、农药条件下,没有绝对的抗病品种。国外公司作物品种在抗病性与国内有什么差别吗?在施化肥、农药的条件下没有什么差别。1.农艺措施与抗病性问题农艺措施运用不当,会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免疫功能,诱导发病。3.1播种期与抗病性问题在使用农药条件K,播种过早,遇低温加重药害,诱导发病。2015年黑龙江、古林行、内蒙古东北部春季遇多年不遇的低温,早播作物人面积粉籽毁种,或作物出苗缓慢,长达25天以上,幼苗表现为种衣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或病害严重。出现上述问题,人们往往会找种子质S问题,如假种了、种了带飽、或不抗病等。在北方值得注意的是播期计

7、算问题,我国沿用的以ior温度作为作物发育起始温度,以此来计算生育期。传统播期的确定是在不施化肥、农药条件下研究结果。新的研究结果足在使川化肥、农药条件下,作物在12°C就己经停止新陈代谢,特别足作物在低温条件卜使用种衣剂、除草剂、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吸收药剂后代谢缓慢,将农药排出体外的能力差,过毕播种可造成药害、病害加重,贪青晚熟而减产,严重的粉籽,幼苗死亡。黑龙江垦区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提出水稻移栽高产期在5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