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ID:24832254

大小:3.17 MB

页数:82页

时间:2018-11-14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第1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第2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第3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第4页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以前的选官形式: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举贤任能”(实际是军事民主制,荐贤有沾亲带故之嫌也)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禄制(兼存“养士”与“军功”)齐-鲍叔牙荐管仲;秦-蹇叔荐百里奚;晋-祁奚荐解狐祁午羊舌赤(羊舌职)汉代--察举与征辟制(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东汉赵宣守孝十年生五个儿子。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中正官九个品级评定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西晋左思: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贵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隋唐至清代--科举制1、隋

2、文帝杨坚:志行修谨(有才)清平干济(有德);2、隋炀帝杨广:进士明经-开启人才选拔史上的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3、唐代:常科(也称“礼部试”);制科(也称“特科”皇帝临时设立)4、宋代:礼部试,主考官皇帝任命;宋太祖建立殿试,皇帝主持。5、元代:三级考试。乡试(各行省的考试)会试(京城礼部考试);御试(殿试)考题出自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6、明清:科举考试的完备阶段,也是流弊盛行的阶段。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内容以八股文为主)三考出秀才:县试府试院试三试出状元:乡试会试殿试历代选拔

3、人才的方式,无外乎两种:荐举 考试古今中外,莫不如斯。但自三代至魏晋的荐举,基本上并不成功。因此,隋唐以后:考试成为主流,而以荐举辅之。武则天——首创皇帝主持:复核进士资格的殿试和取武将的武科。科举招纳人才方法:“门荫入仕”和“杂色入流”。到了唐代后期,“牛李党争”宋太祖——录取的进士一律由皇帝亲自主持最后一关——殿试。名次由皇帝亲定。自此进士都是“天子门生”。科考分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礼部举行)和殿试。自此,定期开考,三年一科一直延续到1905年9月2日科举被废。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一)科举制度始末与录取进士人数开

4、始:隋炀帝大业五年(609)结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总计:约1300年录取:约10万名进士(98749人,诸说不同)状元:约600人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共1282年间,共录取有姓名记载的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最年轻的状元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的苏瑰和咸亨四年(673年)的郭元振,当时年龄都不满18岁;年龄最大的状元是唐代的尹枢,他一生参加科举考试几十次,直到70多岁才自荐考中了状元

5、,了却金榜题名的夙愿。中国历史上虽然出了个女皇帝武则天,却很少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女状元。只有清朝太平天国时期,20岁的女子傅善祥,参加太平天国组织的科举考试而成为了女状元。明清科举制度示意图(二)正科(常科)与恩科乡、会试分为正科(常科)与恩科。乡试正科:每隔三年考试,逢子、卯、午、酉年考试。乡试恩科:皇帝因事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如皇帝登基、万寿等重大喜庆年份)。会试常科:逢丑、辰、未、戌年在京师考试。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三)乡试时间与名称乡试日期:八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考一场。先一日(八、十一、十四)点名发给试卷入

6、场;后一日(十、十三、十六)核对交卷出场。考试时间在秋天,故称为“秋闱”。贡院四周围墙遍布荆棘,故又称“棘闱”。发榜多用寅、辰日支,以辰属龙,寅属虎,所以称“龙虎榜”。时中秋桂花开,亦称“桂榜”。乡试中试称“举人”,第一名俗称“解元”。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四)会试、殿试时间与名称会试时间:三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各试一场。会试由礼部主持,所以又称“礼闱”。因为在春天考试,所以又称“春闱”。会试第一名俗称“会元”。殿试时间:四月中下旬(不定)。因为是“天子亲试于廷”,故称“廷试”。殿试前三名俗称“状元”、“榜眼”与“探花”

7、。合称“三鼎甲”。正式名称:第一甲第一名、第一甲第二名、第一甲第三名一、科举考试的程序与内容二、有关考生、考官与考场的各种规定(一)对考生的规定:填履历表:姓名、年龄、籍贯、婚否、三代(曾祖父、祖父、父亲)、身材(如胖瘦等)、面貌(如白晳、黑红、有无胡须等)回乡报考——冒籍结保:考生五人结保,如有舞弊发生,则五人同罪。点名与搜检:考生入场前点名与搜查携带的用品。(唐代规定:翻过法的人、工商业者、州县衙门的驿吏及宋代规定的不孝者、和尚道士还俗者不得报考。清代规定:倡、优、隶、卒的子孙及用人、看门人、轿夫、媒婆剃头修脚者的子孙也不得

8、报考。)明清时代:科举考试分四级院试:州府一年一次秀才乡试:省会或北京南京三年一次、八月秋闱举人,解元有做官的资格会试:国家级三年一次春二月春闱礼部主持礼闱会元殿试:最高级别三年一次春四月皇帝主持状元榜眼探花“三鼎甲”(二)对考官的规定(知贡举)乡、会、殿试的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