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

ID:24837009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6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_第1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_第2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_第3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_第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刍议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文学艺术类的人文学科,其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是各项教育目标的中心之所在。长期以来,审美教育的缺失,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必须引起重视。实施审美教育,需要明确审美教育的目的,还有赖于审美教育途径的改进。关键词:现当代文学;教学;审美教育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是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课。作为审美教育的载体,其强烈的时代感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塑造完美人格等方面有着独特的无以替代的作用。但长期以来,大学课堂过于注重文学史知识的梳理归纳轻审美

2、情感的培养熏陶,过于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进度轻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教学陷入了误区;尤其是社会发展的加快,导致功利主义抬头。审美教育的缺失,必须引起重视。在教学中,有效发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独特功能和作用,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发挥教育的最大效能,是每一位教师都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审美教育的情感体验  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作出评判的一个过程。由此可见,审美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活动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身对某事物的要求所作出的一种对事物的看法。而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包括审美形态

3、教育和美感教育。[1](p66)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察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二、学科特性与审美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是以虚构的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表现人性心理和时代精神的审美意识形态。著名文艺理论家童庆炳在《文学概论》曾经提出:“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2](p16)由此可见,在文学领域开展审美教育有着独特的优势,中国现当代文学属于文学艺术类的人文学科,其学科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审美教育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还是各项教育目标的

4、中心之所在。它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文学作品”和诠释文学作品发展历程的“文学史”两个分支,显然,感性的“文学作品”是本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因为“史”的理性描述是在“作品”形成的基础上由前人归纳总结出来的。作为文学审美的核心,文学作品主要通过语言和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载体,因此,我们必须依托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世界,体验文本情绪,体味文本所蕴含的生命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在人类哲学史上,马克思认为人格是人按照“美德规律”构造自己,是个体朝向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不断建构的过程。人格理想是按“美的规律”构造而达到的“

5、美德状态”,是人格发展的最终归宿。[3](p17)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美育在人格养成中必然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马克思的观点不仅强调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同时还表明了审美教育与人格塑造的一致性。这一点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现当代文学所反映的生活是中国最跌宕起伏的时期,也是各种思潮碰撞得最激烈的时期。对于当代的青年学生来说,往往是生疏而难以理解的。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判断,了解并汲取优良的传统文化,单靠理论上的解释,恐怕学生还是难以从思想和感情上完全认识和接受作品包涵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比如:在学习曹禺的戏剧创作时,必然会讲到曹禺的代表作《雷雨》,在分析周朴园的性

6、格特点时,教师讲到周朴园的冷酷无情,自私虚伪也算是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如果更深层次地想一想,周朴园到底爱不爱侍萍呢?这就需要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去,去与文本“对话”,这种“对话”的最终目的并不是非得要寻找到标准答案,而是让学会去感受剧中人的命运和情感,完成对于审美的取舍。当他们明白了周朴园生活在一个腐朽的旧社会,无可避免地被金钱、地位等吞噬灵魂,侍萍也无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品。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剧,便一定会为那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对社会的责任和对人的同情心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而这正是审美价值所在。发挥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审美功能,就是让学生在对文学之美的发现和感受中去理解

7、作品,理解,进入一个精神的理想境界,由此实现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  综上可知,促进人的身心和谐、人性完善是美育永恒的主题,在高等院校现当代文学课程中贯穿美育原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审美教育当是最能体现学科本质的根本教育目标,我们必须要大力发展现当代文学审美教育在育人方面的纽带作用。  三、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途径  审美教育的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关于美的知识,更不是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之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审美活动,获得更丰富的审美经验,实现审美方面的发展。具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