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

ID:24842121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_第4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而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66-001  《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把问题情境生活化,使问题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

2、中的现象和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下面我仅以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创设谈些做法:  一、还原“生活画面”,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而这些生动活泼的内容一旦被列入教材,就成了抽象的概念,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如在教学“求总数应用题”5时,根据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画面:草地上有7只白羊在吃草,又走来了4只黑羊;有6只花蝴蝶在花丛中(4朵黄花,8朵红花)飞舞,又有5只白蝴蝶停在

3、红花上……1.教师带着学生到这个春光明媚的郊外去“春游”,并观察身边的美景,想一想,从数学的角度能说一些什么?2.四人自由组合,交流你观察到的情境,自由地编出一些应用题。3.课堂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对画面局部内容进行动态闪烁,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编出各种各样的应用题……由于画面生动,内容丰富,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见的现实,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被激活。  二、捕捉“生活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

4、交换律”引入新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用辩证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现象,渗透变与不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然后观察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同桌两位同学交换位置,结果不变;进而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这种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现象在我们的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呢?你能举出一个或几个例子来说明吗?这样教师利用“交换位置,结果不变”的生活现象,引出“交换律”学习,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与组织,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创新与实践的学习环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探究欲望,又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一种成功的体验。  三、摸拟“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5  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习数学,更多

5、的是配置生活原型,创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当然有些问题情境不能真实地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经历过,所以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通过创造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问题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例如,在教学“三步计算小数应用题”时,针对传统应用题教学题材内容封闭,人为编造问题情境,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状况,教师创造性地把数学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课堂上配置了“购物”这个生活原型,用购物发票的形式呈现应用题。  1.在课堂上开设购物超市,让每位“顾客”自由选择购物,并填写购物发票。  2.从不同的购物组合中归纳出“

6、总金额=甲单价x数量+乙单价x数量”。  3.引导学生通过猜测被弄脏的购物发票中的某一数量,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以两积之和为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4.练习时,从购物情境拓展到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及日常生产中的有关两积求和问题等。这样设计能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四、拓展“生活时空”,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应突破课时和教室这个窄的时间和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体现教的过程性,体现大数学教育观。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不断地向学生提出一些专题调

7、查任务,或为课堂教学收集材料,做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使学生通过对生活观察与思考,感受数学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同时,走向生活也为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在学习了“统计初步知识”5后,引导学生课后去观察“校门口的车流量”,并用数学方法予以量化,把车流量、车速、车子经过校门口时间与学生上学进校门放学出校门的时间加以联系,从而得出“看清过往车辆,注意结论,达到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为了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可以设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学习“元角分”,让学生参与家庭的购物,合理选择商品;学习了最大公约数,让学生参与到家

8、,房间的布置:在一间长30分米,宽24分米的厨房里铺正方形地砖,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