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

ID:24843824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_第1页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_第2页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_第3页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_第4页
资源描述:

《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初探严吉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江苏南京210029)【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3-0180-02【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5例怀疑颈动脉及椎动脉病变患者经16排螺旋CT扫描后,在工作站上,对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包括用容积重组(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等后处理方法。结果35例血管成像发现:颈内动脉狭窄12例,颈

2、总动脉狭窄9例,颈动脉瘤2例,椎动脉狭窄6例,正常6例。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于颈部血管病变的病因分析、评价预后以及为临床指定治疗计划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关键词】螺旋CT颈部动脉血管血管成像X线计算机颈部血管疾病是脑卒中等脑血管疾患的常见病因,因此颈部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有效预防和防治脑卒中疾病的发生。一直以来DSA是诊断颈部血管疾病的金标准[1],但因DSA有其创伤性,风险比较大且价格贵,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近几年来随着多排螺旋CT的应用,尤其是16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其扫描速度

3、更快、范围更广。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是一次注药,可以同时显示颈A及椎A。木文通过对35例怀疑颈部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颈部CTA检查,初步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部血管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自2010年3月一2010年7月间怀疑颈动脉及椎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颈部CTA检查35例,其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34—80岁,平均年龄52岁,主要症状有头晕、头痛、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1.2设备所用CT机均采用丙门子16排螺旋CT机,高压注射器(MEDRADVISTRONC

4、T),Kodak6800激光打印机。1.3数据采集与成像方法CT扫描: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扫描参数:层厚1.5mm,重建层厚0.75;螺距1.5:1,管电压130KV、管电流300mA。使用非离子对比剂(尤维显)85ml左右,注射速率为3ml/s,延迟时间15s。使用对比剂自动跟踪技术(BolusTracking)进行跟踪触发。先行扫描定位像后,选取主动脉弓平面的主动脉血管作为感兴趣的靶血管,靶血管的选取是对比剂浓度跟踪区域,其域值一般设为100HU,再选取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上缘至颅内鞍上池平面,从

5、足侧向头侧顺血流方向扫描。最后用高压注射器在肘部静脉团注造影剂。当感兴趣的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域值100HU时,计算机自动触发扫描。扫描结果后,在工作站上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包括用VR、MIP、MPR、CPR等方法重建图像[2】。1.4血管评判以血管直径约为正常血管的70%以下判为狭窄;以血管类似息室样突出超出正常管径1/2以上者判为动脉瘤[3]。2结果35例行16排CTA的病人均能清晰地显示颈内、颈外、颈总动脉以及椎动脉的全段及小分支。35例患者中:颈部血管完全正常6例(图2),颈总动脉狭窄9

6、例(图3),颈内动脉狭窄12例(图4),颈动脉瘤2例(图5)并经DSA证实,椎动脉狭窄6例(图6)。3讨论3.1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死亡率高。颈动脉、椎动脉的病变,尤苏是颈A、椎A的狭窄是缺血性脑病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够及早发现颈A、椎A狭窄,适吋地实行外科手术,可显著降低缺血性脑病的发病率。3.2CTA血管成像是无创的影像学检査方法。其主要是在肘静脉闭注对比剂后,靶血管内充盈到达域值,计算机自动触发曝光,螺旋CT进行快速、连续的容积数据采集,然后传到工作站完成二维、三维图像的重建[

7、4】。3.216排螺旋CT由于采用了宽探测器,一次扫描可同时得到16层图像数据,扫描范围广,扫描速度更快,可在更短的吋间内完成颈部动脉血管的成像,减少了部分静脉显影而对图像的干扰。原始数据经过软件的二维及三维重建,可多角度显示血管形态、大小、狭窄等。虽然DSA常作为诊断颈部血管的金标准,但DSA毕竟是一个有创的手术,以及比较昂贵的价格使许多患者望而却步,多层螺旋CT扫描的无创性以及低廉的价格便奋了市场基础。而MRA也可不用造影剂而显示血管,但MRA在显示血管狭窄时往往受血流影响较人[5]。3.4在颈

8、动脉狭窄吋,同侧大脑半球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生率约为90%-95%,文献已有报道。所以早期行CTA检查,可在无创的情况下直观地判断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可作为脑卒中的早期干预、早期预防的最冇效的检查手段之一。在动脉瘤方面,CTA可较为全面地显示血管息室样突出,侧支循环代偿等情况;可以通过MIP、MPR、CPR等后处理方法,更可以通过多方位的旋转,更好地显示动脉血管的全貌等。综上所述,CTA作为一种相对无创,安全可靠的血管检查技术,可直观、立体地显示血管的全貌及细微结构;再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