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

ID:24849093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_第1页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_第2页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_第3页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_第4页
资源描述:

《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哥伦比亚号失事对中国“神舟”的启示

2、第1   数百人展开“地毯式”搜索  美国休斯敦当地时间2月7日凌晨(北京时间7日晚),美国航空航天局(简称“宇航局”)成立的独立委员会已到达休斯敦的约翰逊宇航中心,就“哥伦比亚”号失事展开调查,该委员会将主导航天飞机失事的整个调查工作。  美联社引述美国宇航中心官员的话说,究竟是什么促使“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他们在调查时将采取非常开放的态度,“我们不排除任何可能的原因”。  与此同时,美国扩大了对飞机残骸和宇航员遗骸的搜索范围,尤其注重对飞机上一个“绝密仪器”的寻找工作。这个类似飞机的

3、“黑匣子”的仪器记录了航天飞机失事前的许多重要数据,对调查飞机失事前的状态至关重要。  因此,数百名国民警卫队人员、联邦机构人员、得克萨斯州骑警和志愿者汇集在得克萨斯州东部小镇布朗森,展开全力搜寻,希望能尽快找到那个“绝密仪器”。美国报纸说:“搜寻人员组成一条一条的长线,一个街区一个街区展开仔细搜寻”。“哥伦比亚”号失事后,飞机残骸和宇航员遗骸都是在这两个州找到的。有最新消息称,搜寻人员已经找到了航天飞机的爆炸螺栓,这个爆炸螺栓是在飞机遇到紧急情况时才启用的。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2月7日报道说:“在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娜州,

4、人们已经梳过丛林,趟过水库。联邦官员已经从公路、学校、草地和河沟里拣到了(飞机)碎片。然而,业已进行的庞大搜寻工作也只能复原‘哥伦比亚’号的一小部分。‘哥伦比亚’号由200万个零部件组成,爆炸后约有1.2万个碎片。从目前所能找到的碎片中,还没有一片能够解释航天飞机爆炸的原因。”  美国官员再次发出警告说,任何私自搜集飞机碎片的行为都将被绳之以法。呼吁找到飞机碎片的人们尽快将手中的残骸碎片上交。目前已有17人将手中的75片飞机碎片交给地方当局,同时有两人因私藏碎片而受到“偷盗”指控,他们将面临最多为10年的监禁和25万美元的罚款。

5、不过,美国官方说,凡是在2月7日前上缴飞机碎片的,将会得到宽大处理。  “哥伦比亚”号肩负绝密研究项目  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上午9时许,按计划于9时16分着陆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只有碎片落地。全世界的人们从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是:蓝蓝的天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火球,划出了一道长长的弧光,接着一个火球变为两个、三个、四个,随即划出四条长长的弧光……  据美国宇航局提供的信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上午近9时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系,几分钟后即出现了上述的一幕。  出事时,“哥伦比亚”号返回到得克萨斯州中部上空,航天飞机当时的飞行高度为

6、6.2万米,航速为每小时两万公里,正向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方向飞行。“哥伦比亚”号上共有7名宇航员,其中有两名女性。伊兰·拉蒙是以色列历史上第一位上天的宇航员,其他6名都是美国宇航员。  值得注意的是,飞机失事后,美国总统布什就此事发表谈话时提到数位宇航员的军衔,比如“中校”之类。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这些宇航员确实是在太空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但其中应涉及美国很多方面的军事机密,甚至绝密的研究项目。因为这批宇航员在上天前后,对他们的保密工作极其严格。  “哥伦比亚”号对“神舟”的启示  美国专家在分析“哥伦

7、比亚”号失事的可能原因时曾列举5个方面:阻热片脱落,飞机失去保护能力;升降翼失控,飞行速度受影响;飞机老化,机体金属疲劳;电缆短路引发火灾;被太空物质(如陨石)击中。  不过,中国航空科技集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闵贵荣在接受北京某媒体记者采访时说:“‘哥伦比亚’号爆炸事故原因不会很快得出结论,因为一个大的航天故障需要科学家们找齐所有的残骸,经过几个月的具体分析,然后才能最后得出结论。”  闵贵荣院士认为,航天载人飞行当然存在着风险,但是从目前来看,概率还不是很高。比如,美国的5架航天飞机起落了100多次,有两次

8、爆炸。这个概率对于航天载人飞行来说并不算高。当然,一旦发生爆炸,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难以弥补的,如“哥伦比亚”号的造价就达12亿美元。  在谈及“哥伦比亚”号失事会对中国航天事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教训时,闵贵荣说,中国的返回型空间飞行器主要有回收型的卫星“神舟”号飞船,目前,“神舟四号”飞船已经成功返回。“哥伦比亚”航天飞机的失事对中国航天事业没有直接的影响,因为航天飞机不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梁思礼认为,航天飞机在两种状态下最容易发生问题:一个是升空,一个是返回。梁院士说,中国目前还没

9、有研制出可反复使用的太空火箭,中国的太空火箭是一次性的。但“哥伦比亚”号爆炸事故给中国的研制工作提供了经验和教训,比如,在发射反复使用的载人太空火箭之前要进行充分的技术、物质和精神准备,国外多次航天事故就是中国的第一手参考资料。(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