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

ID:24852239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_第1页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_第2页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_第3页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_第4页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关键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创伤(trauma)是一种由于机械作用于人体而造成的组织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及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创伤发生率在逐年上升,且多为高能量的严重损伤,致残率及致死率都很高。目前,在我国创伤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死因,创伤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必须重视并对创伤患者实施有效的救治,才能减少创伤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为了提高创伤急救的医疗质量,我们把医疗程序应用于创伤急救中,大大提高了急救医疗质量。  1院前急救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 

2、 创伤急救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院前急救、急诊室救治和创伤监护病房救治。院前急救与护理是创伤救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突发事件现场抢救危重伤员尤为重要。创伤后1小时为抢救黄金时间,把伤后10分钟称为“白金10分钟”,这样现场急救和转运途中的救治护理就显得非常重要[1]。院前急诊急救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并做出全面、细致、周到的护理,为进一步救治打好基础。因此,院前急救对提高伤者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意义重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院前急救的伤情评估  院前急救的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应立即根据患者的神志、呼吸、脉搏

3、、面色等生命体征进行迅速判断,评估呼吸及循环状况,是否存在致死的危险因素,有无呼吸道阻塞、气胸、活动性大出血、头颅外伤等。依据现场情况充分暴露伤员各部位,以发现危及生命的重要损伤,及时实施心肺复苏、止血、固定等并迅速转运,遇到有群伤的首选检伤,并对患者进行救治分类和后送分类。  3创伤患者院前急救的紧急处理  对创伤患者急救应本着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创伤院前急救可按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A气道处理并固定顶椎;B呼吸处理;C循环处理并控制出血;D评估神经功能缺损;E暴露伤者以进行彻底检查;其目的是尽早发现致命伤并尽早采取有效处置措施。

4、第二阶段应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从头到脚进行病情评估,确定每个部位都经过全面彻底检查,进一步对受伤部位及时、适当及有效地处理[2]。  3.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保持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防止胃内容物倒流至口腔引起窒息。可以用纱布清理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及异物,或者使用负压吸引。抬起下颌解除舌后坠,紧急情况下可以行环甲膜穿刺术、气管插管或切开术。胸部有开放性创口者,立即用敷料覆盖并封闭伤口。多发性肋骨骨折致胸壁软化者,用两横指宽的胶布条或肋骨背心作环状固定,以减轻胸壁浮动。  3.2妥善止血①指压法:手指压迫动脉近心端;②抬高患肢加压包扎

5、:敷料覆盖创面后绷带加压包扎;③止血带法:对于四肢大血管的出血,不能加压包扎时使用,注意记录时间,防止患肢的缺血性损伤;④钳夹包扎法:止血钳钳夹血管断端后,连同止血钳包扎。  3.3固定固定的目的是防止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和重要器官,减少疼痛便于搬运。可利用各种类型夹板或者支具固定患肢(指),特殊情况时,应根据情况就地取材,利用木板、木棍或者健肢(指)来固定。但在固定时应注意几个问题:①伤口有出血时,应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②固定时动作要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扭动,以免使骨折加重和引起疼痛或骨折断端损伤血管神经;③固定时松紧适宜、

6、可靠牢固,不但要固定上下两端,还要包括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④四肢骨折时应先固定骨折上段,然后固定骨折下段,并把指(趾)露在外面,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⑤固定时应尽可能将骨折肢体牵引正直,固定器材不能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骨突出部和固定器材上下两端,都应垫适量棉花、纱布或衣物等,以防压伤皮肤和浅表神经[3]。  3.4搬运首先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误吸。为防止舌后坠造成患者窒息,可用舌钳将舌头拉出,必要时可用别针穿过舌尖拉出固定于领口附近。脊柱伤在搬运时应使脊柱保持在正常的伸直姿势,严禁使颈部和躯干前屈或扭转,更不能采

7、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搬运方法,以免加重伤情。对于此类患者,应几人一起同时轴线搬运平放在硬板上。腹部伤肠脱出的搬运,注意不能回纳,用敷料和合适大小的容器覆盖进行保护,嘱咐患者双下肢屈曲,腹部肌肉放松,可以防止内脏继续脱出。  3.5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根据病情迅速建立一条或两条以上静脉快速输液通道,快速输液以保证不同液体、药物在短时间内进入机体,以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保证重要脏器功能的血液灌注。必要时行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有条件的监测中心静脉压,了解循环功能和调整补液速度。  3.6监护随时观察病情,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及心

8、电图情况。如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提示患者有休克发生,应立即抗休克治疗。如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改变,则提示有呼吸功能改变,应立即调整氧流量或面罩吸氧,根据情况配合医生行气管切开或气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