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的根脉

传统艺术的根脉

ID:24858944

大小:12.47 MB

页数:141页

时间:2018-11-16

传统艺术的根脉_第1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_第2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_第3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_第4页
传统艺术的根脉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艺术的根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传统艺术的根脉——玉器、陶器和青铜器艺术普通高中美术鉴赏第二课人民教育出版社传统艺术玉器艺术青铜器艺术陶瓷艺术“礼制”蔺相如嬴政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

2、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泪流干了,接着流出来的是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早在东汉时期,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许慎在其著作

3、《说文解字》当中就提到过“玉,石之美者”的解释。“玉,石之美者”玉石之分—古代玉器艺术原始社会,人们也的确从石头中发现了材质细腻、纯净的这一类,称之为玉。据此,我们也可以得到一句话,那就是“把玉从石头中区分出来是人类审美认识的重要发展”。为什么我们中国人对“玉”情有独钟呢?我们就不能不提到玉器发展的历史。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不同时代的“玉”在人们生活中其价值和功能的演变。1.旧石器(打制)--“石之美者”--装饰或祭祀(实用)2.新石器(磨制钻孔)--材质和器形的发展--财富、权威和精神的象征超过实用3.夏商周(俏色工艺)--选材

4、、因材设计--礼器(权力的象征)装饰品(实用)4.东周到两汉--工艺高超,--“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精神和道德规范)5.两汉以后--玉材来源不断扩大,制玉技艺有很大提高,--保留其珍宝性。凌家滩玉器:《玉人》、《玉鹰》。(反映了凌家滩先民的原始宇宙观和对宗教崇拜的虔诚)。《玉壁》、《兽面纹玉琮》。(分别用以礼天、祀地,玉器开始脱离现实生活,走向神坛。)《玉龙》(“中华第一龙”,卷曲的形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与神圣,主要作为图腾崇拜的对象。)妇好墓出土的玉象、玉人、玉凤、俏色玉鳖。重点介绍商代的俏色工艺,提出“因玉

5、施刻”概念。战国时期玉器:《龙凤玉佩》。配合《红楼梦》中“贾宝玉摔玉”的那段视频介绍“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西汉时期:《玉仙人奔马》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北方地区的红山文化,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东南沿海的良渚文化,把中国古代玉器艺术推上第一个高峰时期。良渚文化玉琮璧中国古代讲求碧玉无瑕,而天然的玉很难做到没有瑕疵,无瑕的美玉通常是加工的结果。因才施艺、剜脏去绺是玉石加工的原则,同时也体现在经过精心琢磨的玉器的别具匠心上。将天然的玉石加工成无暇的美玉就需要“剜脏去绺”、“因材施艺”,而“巧色”与“俏色”是指合理利用玉石的天

6、然色泽展现玉材之美。商代俏色玉雕白玉墨玉俏色童子请同学谈谈对玉器加工中的“因材施艺”、“剜脏去绺”、“俏色”的理解。比德于玉孔子说:“君子比德如玉焉”,说明玉器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什么样的地位?古代中国以玉来比喻人的美好品德和高尚人格,所以古人以佩玉为尚。大圭不琢“大圭不琢”的观念在工艺美术创造中很重要。对于玉材天然美质的鉴赏,也被用于对人的品评,如形容具有纯真质朴素质的人“如璞玉浑金”。璞就是包在玉材外面的石皮,“璞玉浑金”指的是未琢的玉、未冶炼的金(铜),外表朴素无华而具有内在的美。玉器的制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为两种

7、不同的审美追求。一种是追求玲珑剔透的华丽之美。 另一种是突出玉的天然材质,追求至大至高的朴素之美。中国工艺美术历史悠久,是祖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制作精巧的传统工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思考与探究1.日常语汇中有哪些与玉有关系,它体现了什么样的审美观念? 2.玉从石器中分化出来以后,石器雕刻有哪些发展?泥土的生命—古代陶器与瓷器彩陶原始社会的先民在日用陶水器、食具上施加彩绘,创造了一个绚丽的彩陶艺术世界。彩陶最初出现在大西北的泾水、渭水流域,距今约八千年左右。到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仰韶文化

8、时期,中国彩陶进入兴盛时期,并向西北地区推衍,出现了灿烂的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经历马家窑一半山一马厂前后相承的三种文化类型,大约一千二百多年的发展衍变,而进入尾声。仰韶文化时期彩陶马家窑文化彩陶彩陶充分展现了在实用基础上简单朴素的美感,。其纹饰更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多样统一,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