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ID:2486096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_第1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_第2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_第3页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_第4页
资源描述: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摘要: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丰富学生健康的情感内涵,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6-084-1  人文素养主要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其内在品质所体现出来的修养和气质,如价值观念、思想品位、道德品格

2、、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情感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个性品质。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语文教育过多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师忙着讲解知识点,指挥“题海”作战,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堂充斥着单调枯燥和乏味,学生失去了兴趣激情和灵性,忘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人文精神的熏陶,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极为必要的。  一、注重初中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4  由于初中生的阅历不足,因此,学生自主感悟教材中所蕴藏的人文精神、思想以及情感的深入能力严重不足,都需要依靠教师的引导。因此,学生对人

3、文素养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教师的自身人文素养水平。教师需要充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构建合格的自身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和高尚的人格修养对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是教师进行思想教学的情感基础、心理基础。教师只有具备身后的人格修养,才能引起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崇拜感,不断地向教师学习,模仿教师,形成浓郁的文化氛围。因此教师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自身的人格修养,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德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健康成长。传统教育中,教师大多隐藏自身的情感素养,

4、忽略了对自身情感素养的发掘,使得大多数教师缺乏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能力,教学课堂中过于沉静,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和挖掘自身情感素养,善于将枯燥的文字赋予生命力,渲染丰富的情感环境,引领学生融入到学习的热情中,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  二、注重教材人文意蕴的深度挖掘  语文教材中节选的作品都富含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底蕴,具有很强的思想意义、时代意义、人文意义、教育意义。比如《史记》古典经籍中体现出来的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以礼待人,厚德载物的仁爱精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体现出的爱国气节,《谈骨气》中展现的高尚人格气节等都是

5、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中国精神”4的精髓。都德《最后一课》、契诃夫《变色龙》等外国文化精品中展现的外国民族风情,尚美崇善,鄙丑嫉恶的文学艺术,都能很好地开拓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良好的人格情操,秉承优良的传统美德。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精神的塑造。比如,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时,感悟人生路途上应如何面对困难,引导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解决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教学资源,通过情感体验,丰富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感因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美好健康

6、的心灵,完善学生优良的人性。  三、充分利用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挖掘语文的文学美感染学生的精神世界,关心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人文素养环境,熏陶学生的品德。4  首先,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课前导言,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时,教师可以以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作为课前导言,用豪迈、铿锵的歌声,营造热烈的学习气氛。教师也可以用水浒传的社会背景、典故,作为课前导言,激发学生对水浒传的兴趣和喜爱,也能加深学生对人物侠肝义胆,嫉恶如仇性格特点的理解和认同。比如学习《行道树》(张晓

7、风)时,可以组织学生自排自导自演,将课文剧本实际表演出来,作为课前导言,既能够增强学生知识体验,又能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热情,刺激学生的感觉细胞。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作品层层深入,细细解读,真正理解文章中的每一句,每一字,精妙之处,美轮美奂之处。比如学习《钱塘湖春行》(白居易)时,教师可以交给学生先进行预习,自己体验,然后设计多个问题,层层深入,比如:1.这首诗描述的时间,地点,景物,特点;2.根据诗中描述,动手绘画一幅西湖初春图,然后互相交流,看谁画的更生动;3.学完这首诗有什么样的感受和启发;4.描写下自己心中的春天,文体不限,激发学生更深

8、层的思考,积累语言文化沉淀。  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渗透人文素养教育  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可以将无声的书面语言形象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