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

ID:24870011

大小:68.0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6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_第1页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_第2页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_第3页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柴胡汤临证思辨和临床应用1.金昌市金川区广州路街道宝运里社区卫生服务站甘粛金昌737100;2.金昌市中医医院甘肃金昌737100摘要:探讨经方小柴胡汤临证应用。应用辩证论治来临证实践。小柴胡汤为初传少阳病主治之方,但应用千变万化,在临证中只要有枢机不利之病机,见有口苦,目眩,咽干者都可运用。推广小柴胡汤这一千古名方之临证应用。关键词:小柴胡汤;辩证论治;临证应用熟读《伤寒论》,对仲景思想理论有系统学习和了解,对经方应用进行深入临床实践,“辨证论治”、“整体观念”中医之精华特色在临证中得以体现。对小柴胡汤证有了很深的临床实践,具体总结如下:1小柴胡汤辩证方解小柴胡汤证见

2、于《伤寒论》第96条[1]“伤寒五六H,往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心悸,小便不利,或不泻,或身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木方为千古名方。古代多为退热、抗炎之剂。是经典的和解少阳、疏理枢机之方,适用于“往来寒热,胸协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特证之疾病。在少阳经脉所循行身体位置出现之症状均可以用小柴胡汤。梅国强在《加减小柴胡汤临证》中全面概括了小柴胡汤之功效:寒温并用,攻补兼施,升降协调。外证得之,重在和解少阳,疏散邪热,内证得之,疏利三焦,调和枢机[2]。故小柴胡汤有通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运转枢机之功效。

3、小柴胡汤方,组方简单,只要方证相应,效果佳。方中柴胡苦、平,《祌农木草经》谓:“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泄气推陈致新,”可见是疏气行滞的解热药,是治“胸协苦满”的特性为主药。佐以黄芩除热止烦,半夏、生姜,逐饮止呕,复以人参、大枣、甘草以补胃以滋津液,病人之所以传入少阳,主要是胃气失振,气血外散,人参补中滋液为祛邪之要药。徐灵胎谓“小柴胡汤之妙在人参。”确有见道之语,“谨守病机,不拘证侯。”另外《伤寒论》229条[1]:“阳明病,发潮热,小便自解,胸协苦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故少阳阳明合并病者,用小柴胡汤合用有奇效。2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清代郑钦安在《医理真传》里讲

4、“医学一途,不难与用药,而难于识证,亦不难与识证,而难于识阴阳[6]。”“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是祖国医学之精华。小柴胡汤之临床应用广泛,离不开“辩证论治”。小柴胡汤方证是半表半里之证(也就是少阳证),《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0眩也。”《伤寒论》101条“伤寒中风,奋柴胡证、但见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证而下之,若柴胡汤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金匮要略方论》中讲“以对方证对者,施之于人其效若神[3]”。这就叫方证相2.1枢机不利,痰热上扰(眩晕)病案;王某67岁眩晕二月行走时肢体震颤,耳有闭塞感,听力下降,有耳鸣症状,

5、饮食可,二便可,苔白略厚,脉弦缓。辩证为枢机不利,风痰上扰,兼淤血之证[4】。用药如下:小柴胡汤加温胆汤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10克竹茹10克枳实10克僵蚕10克南星10克莱菔子10克远志10克菖蒲10克炙甘草6克,服七剂后眩晕无,继合用苓桂术甘汤,服药一个月后症状全消。讨论:眩晕之证有三大理论:“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但本人认为,久病淤血,淤血也可以引起眩晕“病久入络多痰”,此例眩晕辩证为枢机不利,三焦失和,风痰上扰,兼淤血阻滞,所以采用了柴胡汤合温胆汤疗效佳。2.2少阳之病,枢机不利,胆经有热(咽痛)病案:王某男34岁咽痛3天,痰

6、不多,不咳嗽,双下淋巴结肿痛,左侧头痛,U苦牙痛,IJ不渴,脐周硬结,脐下跳动,大便1次/日,质稀,胃胀,舌苔白略,脉弦。辩证为胆经湿热,枢机不利。治疗以和解少阳,疏肝和胃为主,治疗用小柴胡汤加桔梗汤方。处方:柴胡20g黄芩10g半夏10g人参10g桔梗10g生姜20g大枣10枚生石膏40g7剂,每日一剂。脐周硬结仍有,脐下跳动不明显,其他症状痊愈。讨论:《伤寒论》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1]。”口苦,咽干,双耳后淋巴结肿,左侧头痛而属于半表半里之证。牙痛,胃胀、大便质稀、故当为阳明之证。脐下跳动与淋巴结肿大同时出现,为水与热邪所结之证。冋吋,舌淡苔白黄,脉

7、弦,吾师认为此证为少阳与阳明合并之证。2.3枢机不利,湿热下注(痛经之证)病案:徐某,女,46岁,经期咽喉疼痛半年,伴小便灼热,妇科检查外阴部红肿糜烂,阴道感染,尿频尿急,腰胀,乳房胀痛,经后头&胃痛,反酸明显,舌苔淡黄略厚,脉弦缓,辩证为湿热下注,枢机不利,三焦郁热,治疗以和解枢机通利三焦、清热除湿为主治疗,处方为柴胡汤、温胆汤和平胃散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苍术10克、厚朴15克、陈皮15克、茯苓10克、射干10克、桔梗10克、夏枯草30克、黄连10克、萆解30克、砂仁10克、乌贼骨15克、黄柏10克,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