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

ID:24874694

大小:55.6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6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_第1页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_第2页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_第3页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_第4页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植物学领域及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植物学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和导师由于相关领域的院士大多是闻名遐尔、众所周知的了,而且也几乎不亲自带学生,所以这里的导师介绍中略去院士级人物。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可能会疏漏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单位和导师名字。欢迎大家补充!植物分类与进化:中科院植物所的系统与进化生物学开放实验室:主要导师:葛颂(稻属植物的分类与进化、植物生态遗传学、植物进化生物学)、汪小全(分子生物地理学、松科植物系统分类与进化)、杨亲二(种子植物分类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组:李德铢(植物分类、植物区系地理与植物系统与演化

2、)、张玲(植物繁殖生态学与进化)种子植物系统发育与演化研究组:彭华(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系统演化)高山植物区系起源与进化研究团组:孙航(植物分类和植物地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要导师:夏念和(植物分类学和植物资源学)、葛学军(种子植物分类学和保育生物学)、张奠湘(系统发育)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李建强(植物分类系统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藏高原生物进化适应开放实验室:刘建全(进化植物学、生殖与功能生态学、分子生物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复旦大学:钟杨(生物信息学,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植物生态学:中科

3、院植物所植物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马克平(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董鸣(克隆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韩兴国(生物地球化学,保护生物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变化生物学)、蒋高明(生理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李庆军(植物繁殖生态学与繁育系统进化)、刘宏茂(民族植物学与森林生态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任海(生态系统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周国逸(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叶万辉(保护生态学、生物入侵)、彭少麟(恢复生态学)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

4、统开放实验站):刘建全(繁殖生态学、资源植物学和保护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大勇(植物繁殖生态学)、葛剑平(生态系统生态学、森林生态学)兰州大学干旱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杜国桢(草地生态学、植物繁殖生态学)、王刚(理论生态学、植物个体生态学)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陈家宽(生物多样性、植物生态学及进化)、卢宝荣(生物入侵生态学)、李博(生物入侵生态学)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党承林(植物生态学)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浙昆  植物生物地理3植

5、物化学方面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搞得最好。主要是杨崇仁(植物化学、中药资源与化学博导)周俊院士周俊,男;汉族,1932年生,江苏省东台县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党员。1958年上海华东华工学院制药工程专业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工作至今。历任室主任,副所长、所长等职;现为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新药评委,中科院新药专家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他较早地创造性地将植物化学与植物亲缘系统及分布相结合,并形成了特色,为植物资源的利用及化学的发展作出

6、了贡献。近40年中,系统地进行了薯蓣属、人参属、重楼属、白前属。天麻属、乌肥艏笆窨迫舾墒舻溺尢濉⑷啤⒎永唷⒒冯募芭涮翘宓难芯浚⒈硌趼畚?15篇,著作1部,发现药用植物的新化学成分350个。他率先在国内系统开展植物配糖体研究,1990年首次发现环肽配糖体。复杂带酯基糖链三萜配糖体和植物环肽的研究是近年的研究特色。他发现了18个有应用前景或重要生物活性的化合物,若于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上长期应用(如盾叶薯蓣、秋水仙碱、天麻素、宫血宁等),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资源植物化学研究”,198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

7、四等奖;他和贾良智共同主编的《中国油脂植物》,199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此外,还先后获省部级奖9项。1960-1996年两次主持中国科学院天然药物等重大项目并获得成功。他从1961年起研究云南一种著名复方成药,现其主要活性化学成分已清楚。近年他提出中药复方是多靶作用机理的组合天然化学库的思路,引起学术界重视。他在昆明植物研究所担任研究室主任和所长多年,在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方面富有经验;筹建了植物化学开放实验室并形成了特色。在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学科发展、科研组织及人才培养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善于发现人

8、才,先后培养了近10名学术带头人,活跃在植物化学研究领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博士研究生14人。孙汉董院士,植物资源和植物化学家。1939年11月出生,男,汉族,云南保山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党员。196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1988年获日本京都大学药学博士学位,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研究员,曾任所长,现任该所植物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委会副主任。孙院士系统研究了我国唇形科香茶菜属、红豆杉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