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

ID:2487659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4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_第1页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_第2页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_第3页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_第4页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古文献释义方法探究本文阐述三种主要的古文献释义方法,结合一些具体的翻译实例呈现怎样翻译古文献的词汇和语言。关键词:古文献;释义;方法1.引言  古文献是研究历史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的载体,把古文献中的古语转化成现代语言并且被大众所接受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古文内容的翻译解释也是由浅入深的,最基本的是解释其表层的含义,也就是把历史语言用现代语言翻译出来。深层次的释义就是揭示出古文献中所蕴含的深度文化精髓,这需要以浅层释义为基础,再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予以剖析。因此掌握有效使用的古文释义方法是研究古文献及古代文化最为基础的条件。2.具体释义方法  古文献释义的传统方法就是从字面来

2、研究古语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是最为简单、最为基础的释义方法,也是最容易使人接受的。然而单单从字面含义来看古文是不能用来挖掘古代语言中暗藏的奥秘。所以,最合适的释义方法应该是由表及里,把理解字面含义作为挖掘深层含义的基础。下面就结合具体的释义实例,对这样的释义方法做一详细的介绍。2.1根据字音、字形解释  我国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黄侃曾说:"训诂者义之属,而依附音与形,以探究语言文字正当明确之解释,推求其正当明确之,因而得其正当明确之用法者也。"[1]其含义就是在释义古文献的时候,要依托字音和字形来探究古语的正确解释,以此推敲其正确的,因而了解了其正确的用法。"依附音与形"是

3、古文献释义的传统做法。  这种方式看起来似乎有一点荒唐,实则不然。因为汉字具有表意性即汉字的字形和读音能够表示出该字所要表示的含义,下面就举例说明此类文字释义。  (1)依据字形释义  先举两个简单的例子:吠,是由"口"和"犬"两部分组成,我们都知道狗叫被称作"吠",其字形同其含义基本吻合;又如讷,讷其含义是不善言辞,之所以不善言辞,是因为言语都在"内"而说不出来,这含义又该字的外形联系的恰到好处。这是单字的字形释义,而且其古今含义的差别不是很大。  对于古今差异甚远的文字,从字形来理解其含义就成了释义的唯一途径,例如:"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1]这句

4、话的含义是:左手一并握住缰绳,右手拿着鼓槌击鼓,战马狂奔,全军都跟着他们。这其中的"辔"就是缰绳的意思,这个字的结构是两个绞丝中间夹一"车"下面是一个"口",古时候的车都是畜力的以马为主,控制马车的绳就是缰绳;还有"逸"在这里是狂奔的意思,我们都知道兔子跑起来的速度是很快的,用疾走中的兔子来表示狂奔的含义。像这样依据字形以及在古文献中的位置解释重点词汇,缩减古今异议,通常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2)依据字音释义  语言是借助语音来表达其含义的,而词汇就是语音和语义的统一体。通过语音来求解字义的方式主要有明通假和明语两种。  明通假的实例如下:"今齐西之粟,釜百泉。"[2]这

5、里的"泉"通"钱"。钱在古代的本义是农具,相当于今天我们用的锹,而金钱的钱的本字是"泉"。古文中记载:"布,泉也。布读为宣布之布。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于水泉,其流行无不遍。"[3]由此可见"泉"是"钱"的通假字。又如:"耿耿不寐,如有隐忧。"[4]这里的"隐"意为痛,也就是用"隐"作为"殷"的同音通假字。  明语,即通过声训明语。这种方式有点像在英语中的根据前缀或者后缀来推敲单词的含义。在古文献的释义中,是通过同源关系来解释词语。这样的应用实例也很多,这里也从最简单的单字说起,如:"姻",读音同"因",因有依靠的含义,丈夫对于女子来说就是一种依靠,故称"姻"。还有"祠"

6、"婚"等等,这样的字有很多。  古文献研究工作发展至今天,大部分通假字都已经被专家学者标注出来了,所以想要了解认识这些通假字也不是一件难事。2.2根据语言特征据文例翻译  古文与现代文相比有很大的差异。现代文多是散文,很少使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而且句子的长度和语序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而古文常用排比对偶的修辞手法,即使纯散文也会运用,有时候正是因为有这种美妙的行文方式,古文才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当然,对偶排比也给现代人提供了便利的释义途径。  运用排比对偶最为典型的古文献就是《诗经》,其显著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唱,每一章节相应位置的词语的含义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一特征剖析每

7、一关键词的含义。在此,选取《诗经》中的一小节,作为范例:"陟彼崔嵬,我马虺颓......陟彼高岗,我马玄黄......陟彼砠矣,我马瘏......"[1]这首词中的"崔嵬""高岗""砠"都是高山的含义,而"虺颓""玄黄""瘏"都是疾病的名称。  这种释义方法不仅给释义提供了便捷的方法,还能纠正前人在释义上的错误。近代文字语言学者杨伯峻就借住这种方法在古文献释义方面取得了新的收获。比如,"劳之来之,匡之直之,辅之翼之......"[2]这里的"劳"是"慰劳",这里的"来"是"使......来归顺"的意思,很明显"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