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

ID:24877916

大小:9.05 MB

页数:268页

时间:2018-11-15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_第1页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_第2页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_第3页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_第4页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学课件 5.清热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九章 清热药清热药学习要求:1、掌握清热药的含义、功效、适应症、配伍方法、使用注意。2、掌握清热泻火药的特点及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第九章清热药3、掌握清热燥湿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4、掌握清热解毒药的性能特点,7味药物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5、掌握清热凉血药的特点,4味药物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6、掌握清虚热药的特点及青蒿、地骨皮的功效、应用、性能特点、典型配伍和使用注意。7、掌握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

2、与黄柏,二花与连翘,生地与玄参,牡丹皮与赤芍的功用异同点。第九章清热药第九章清热药一、清热药的含义:凡以药性寒凉,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热者寒之”第九章清热药二、清热药的功效:清热泻火,清热凉血,清热解毒,清热燥湿,清虚热。第九章清热药1、清热泻火药:寒凉性突出,善入气分,既可清解里热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热以治标,清热泻火为主要作用,善治疗气分实热证。三、分类及适用证第九章清热药2、清热燥湿药:药性偏于苦燥清泄,以清热燥湿为主要作用,善应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病症。如湿温,泻痢,黄疸等。三、分类及适用证第九章清

3、热药3、清热凉血药:善入血分,以清热凉血为主要作用,善治疗血分实热证。三、分类及适用证第九章清热药4、清热解毒药:以清热解毒为主要作用,善治疗热毒、火毒证。如疮疡肿毒,咽喉肿痛,热毒痢疾,大头瘟毒等。三、分类及适用证第九章清热药5、清虚热药:多入阴分,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善治疗热邪伤阴及阴虚潮热。三、分类及适用证第九章清热药1、若里热证兼有表证者,应先解表或表里同治。2、若气分实热证与血分实热证并见时,应气血两清。四、使用注意:第九章清热药3、若阴虚发热时,应选用凉血滋阴、除蒸法则。常配伍滋阴药。4、素体阳虚或脾胃虚弱者应慎用

4、。5、若阴盛格阳证,真寒假热证当忌用。6、中病即止,防止克伐太过,损伤正气。四、使用注意:第一节 清热泻火药性能特点:善入气分,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既可清解里热以治本,又可解肌退热以治标。有一部分药物除寒凉之性外,多兼有甘味,甘寒相合,清热养阴生津,对热性病津伤口渴之症,有表本兼治之效。石膏《本经》来源:为硫酸盐类矿物硬石膏族石膏,主含含水硫酸钙(CaSO4.2H2O)。处方用名:生石膏,熟石膏,煅石膏。石膏《本经》性味归经:甘、辛,大寒。归肺、胃经。功效: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石膏《本经》1、气分

5、实热证:壮热,烦渴,大汗出,脉洪大。清热泻火《医学衷中参西录》:“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常与知母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如白虎汤。石膏《本经》2、肺热咳嗽气喘,咯痰黄稠。3、胃火牙痛、头痛,实热消渴。清泻肺热常配伍杏仁等。石膏善治实热消渴。甘寒清热生津止渴,若津伤内热消渴,石膏亦可应用,配知母、生地、如玉女煎石膏《本经》4、溃疡不敛,湿疹瘙痒,水火烫伤,外伤出血煅石膏外用。有敛疮生肌,收湿拔干,止血之功。石膏《本经》用法用量:生石膏煎服,15~60g,宜先煎。煅石膏适量外用,研末撒敷

6、患处。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及阴虚内热者忌用。石膏《本经》石膏以内清气分实热,肺胃之火,外解肌肤之热为见长,凡实热炽盛之证,用之无不奏效。石膏《本经》石膏解肌清气分,肺胃之热功效甚,烦躁谵语急先用,生津止渴治斑疹。知母《本经》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干燥根茎。生用或盐水炙用。处方用名:知母、知母肉、光知母、毛知母、盐知母。知母《本经》知母《本经》知母《本经》性味归经:苦、甘,寒。归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应用:1、温热病气分实热证,烦渴多饮常与石膏相须为用以加强清热泻火的作用。如白虎汤。清热泻火知母《本经》2、肺热咳嗽,

7、痰黄粘稠,发热气逆清泻肺热常配石膏、黄芩、浙贝若阴虚燥咳,干咳无痰,咯血。二母宁嗽汤常配川贝母、麦冬、天冬,二冬二母汤知母《本经》3、阴虚火旺骨蒸潮热多选用盐知母,配伍盐黄柏,如知柏地黄丸。此外,亦可应用阴虚肠燥便秘,常配伍生地、麦冬、玄参。滋肾阴,泻相火,退骨蒸知母《本经》总之,知母味苦甘气寒凉,质地柔润,上能清肺润肺以止咳,中能清胃养胃以止渴,下能滋肾阴退虚热。为上中下三焦既有热邪,又有阴虚证的必用之品。用法用量:煎服,6~12g。使用注意:本品性寒质润,有滑肠作用,故脾虚便溏者不宜用。知母《本经》知母《本经》歌曰:知母清胃又润肺

8、,滋肾生津潮热退,热病烦渴与咳嗽,治疗消渴功效倍。石膏、知母功用异同点:相须为用气分实热肺胃热证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石膏知母寒凉性突出,泻火作用强清解的特性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寒凉性较弱,甘寒滋润清润的特性可泻相火,退虚热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