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

ID:24878901

大小:7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1页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2页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2型糖尿病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分析研究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贵阳550003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肥胖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近年来,就诊于木院的6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体质指数(BMI)进行肥胖程度划分,观察各肥胖程度患者的血压情况,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T2DM患者普遍存在高血压症状,肥胖程度越大血压越高(p<0.01),超重和肥胖患者高血压人数为49人,比例为81.67%。结论:T2DM患者的血压情况受肥胖程度影响差异性显著,应加强患者高血压症状的药物治疗,同时也应建议患者改善饮食结构,加强体育运动,

2、减轻或控制体重。关键词:2型糖尿病;肥胖;BMI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逐渐增加。据研究显示[1],肥胖是导致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对糖尿病患者的血压、血脂等身体机能代谢产生重要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肥胖对T2DM患者血压的影响,木文选取了60例患者,通过BMI划分肥胖程度,对其高血压人群进行计数统计,旨为临床中T2DM患者肥胖与血压关系的研究提供数据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以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糖尿病诊断方法及分型为标准,选取2014〜2015就诊于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T2DM患者60人作为研究

3、对象,平均年龄为65±12.26,临床检查均排除有严重肝、肾、心血管等疾病。1.2方法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米2);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标准[2】,舒张压(DBP)会90mmHg,和(或)收缩压(SBP)会140mmHg,为尚血压。1.3统计学处理用spssl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X2检验,p<0.05吋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与分析2.1肥胖程度对患者高血压的影响统计据文献[3],依患者BMI指数进行肥胖程度划分,低体重:BMK18.5;正常体重:18.5^BMI<24.0;超重:

4、BMI^24.0;肥胖:BMIS28.0。通过对T2DM患者不同肥胖程度人群的血压统计发现,共有50人为高血压,比例为83.33%,其中超重和肥胖高血压人数为49人,比例为81.67%,见表1。3讨论据研究显示[4],肥胖与2型糖尿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和日本有30%的T2DM患者为肥胖,北美人奋60%-70%的人伴随肥胖,南太平洋的Samoa和Nauru人几乎全部都伴冇肥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超重和肥胖的人群也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在T2DM的相关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医务工作人员开始逐渐关注由肥

5、胖所带来的一系列疾病问题,本文便是通过肥胖程度来研究T2DM患者的高血压情况。众所周知,高血压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心脑血管等疾病,轻者,头晕、头痛、麻木、乏力,重者,引起失明、肾脏等器官功能的损害,更甚者,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因此,高血压对人体的身体健康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研究显示[5],肥胖和中心肥胖人群高血压患病风险是正常人群的2.94倍和2.34倍,是高血压的重要影响因素。大量研究也显示[6、7],T2DM血压与肥胖之间有着巨大的关系,是导致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是内分泌障碍性疾病,高血压是慢性疾病,二者合并会加速视网

6、膜病变、脑卒中的发生和发展,使血糖和血压的控制难度增加,加剧患者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糖尿病患者收缩压每减少lOmmHg,就会降低12%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控制血压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的关键[8]。本文通过对60例住院部的T2DM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超重和肥胖患者的高血压居多,造成这一因素可能一方面与本研究所选取对象的年龄有关,苏年龄大多为65岁左右的老年人;另一方面,可能是住院部病人因素,相比普通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大多病情相对较严重,所以,也从另一角度反应出肥胖对糖尿病患者所带来的潜在危险因素。综上所述,在治疗T2DM患者内分泌疾病预防并发

7、症的同时,要建议患者控制饮食,增加体育运动,积极进行减肥,预防由肥胖所引起的各类并发症。参考文献:[1】潘长玉,金文胜.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5):581-585.[2】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制单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3】周北凡.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研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5.[4】王吉耀.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8、1028-1071.[5】陶然,徐燕,苏健等.成人肥胖测量指标与高血压患病关系[」].实用老年医学.2014,11,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