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

ID:24881230

大小:6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_第1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_第2页
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磁共振扩散加权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断价值黄瑞1鲍海华2(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丙宁810001;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影像中心;青海两宁810001)[摘要】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alveolarechinococcosis,HAE)因其周围侵蚀性和远处转移的牛.长特性,及其恶性程度高的特性,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随着磁共振技术的发展,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已广泛应用于肝泡型虫病及其边缘带的研究并显示其独特的优势,木文就此种磁共振成像方法在肝泡型虫病的应用价值进行综述。[关键词]肝泡型包虫病扩散加权成像动态增

2、强成像表观扩散系数肝泡型虫病乂称为肝泡球拗病,是由多房棘球蚴绦虫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寄牛.虫病,病变主要累及肝脏并周围侵犯,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此病主要流行于我国丙北的游牧地区,如新疆、青海、丙藏、四川等地区[1]。随着医疗设备的发展,磁共振成像己广泛应用于HAE的诊断中,尤其是DWI序列,能清楚的显示病灶边缘带的范围及边缘带的活性,而且能通过DWI序列图像及ADC值的定量分析对肝泡型包虫病的进行诊断及鉴別诊断。1.肝泡型毡虫病病理牛.理肝泡型虫病是由数量众多的小囊泡聚集而成,小囊泡的生发层向周围浸润,以外殖芽生方式突破肝组织转向邻近脏器如肝门、肾上腺及下

3、腔静脉等;显微镜下肝泡型虫病灶内无数囊泡群周围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牛.和炎症细胞浸润,以致形成泡型虫结节:邻近虫囊泡病灶周围的正常肝组织可发生大量肉芽肿样增生改变,使得囊泡周围正常肝组织受到压迫或变性;病灶向周围浸润需要血供,当病变区域血供差时,小囊泡失去活力,病灶生长受限,纤维化继续蛻变,钙盐沉着形成钙化。当病灶生长较快时,其内部营养缺失,因此病灶内出现液化坏死;HAE自然生长和退变转归过程可归纳为周边浸润、钙化形成及中心液化坏死形成,是同一病变的小同生长及转归过程,可在同一病变内同时出现[2】。1.DWI序列对肝泡型包虫病及其边缘带的诊断价值MR扩散加权成像是一种能反映活

4、体水分子随意运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能反应组织微观的水分子运动,现已广泛用于体部肿瘤及肿瘤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中,主要能对病灶生物学活性进行评价[2】。DWI技术有两个重要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和DWI图,二者分别在定量分析及形态学方面反映病灶内部的生物结构变化及病变部位,可以同吋对病变进行功能判断与定性诊断;DWI信号与表观弥散系数呈负相关。随着高场强MR扫描仪的临床应用明显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SNR),部分研究表明在b值800s/mm2时,DWI能更加真实反映HAE的水分子的扩散特性。HAE病灶在DWI图上根据

5、病灶的生长吋期不同表现为稍高或明显高信号,ADC图为等或低信号,晚期的HAE在DWI图中病灶周边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圈,ADC图中呈低信号。据文献报道[3],边缘带的ADC值可反应并可定量评价早期病灶边缘带的活性,当病灶内部出现钙化、液化坏死成分的干扰吋,DWI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灶新近的空间结构和组织成分的变化。有研究[5]对有液化坏死及无液化坏死的病灶边缘带分别进行ADC值的测定吋发现,无液化坏死边缘带较有液化坏死边缘带的ADC值小,说明无液化坏死的病灶边缘区域有大量的胶原纤维增生,并且与肝实质交界区的纤维化程度重,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而伴奋液化坏死的病灶边缘区域水

6、分子运动自由,邻近肝实质交界处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因此水分子运动更受限。肝泡型包虫边缘带同恶性肿瘤一样在DWI上呈高信号,这是由于边缘带为肝泡型包虫生长的活跃区域,此区域纤维结蹄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周围肝细胞脂肪变,原汇管区挤压变形,水分子运动明显受限。DWI上边缘带呈高信号这种独特的影像学特征对肝泡型包虫病诊断具一定价值。2.磁共振DWI序列结合动态增强对肝泡型包病诊断价值由于磁共振具冇无电离辐射的优点,所以在磁共振动态增强中可以持续动态的观察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HAE在动态增强扫描中表现为病灶内不强化的“乏血供”征象。近些年来,任伟新等[4】报道HAE患者肝动脉造

7、影动脉期可见病灶边缘呈环形强化,中央区无强化,间接门脉造影见门脉分支有受压推移改变。动态增强扫描后处理可量化边缘带的强化率从而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孟莉等[5】研宄20例肝泡性包虫病例中,奋16例行M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带部分于动脉期强化明显,门脉期及延迟期继续强化,肝泡型包虫边缘带强化率为1.58±0.30〜1.70±0.36,说明肝池型包虫病的边缘带血供丰富。肝泡型包虫病灶边缘带DWI序列上呈明显高信号,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内部未见明显强化,而边缘带逐渐强化,两者联合扫描对边缘带范围的确定及周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