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

ID:24888147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1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2页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研究邹海枫任珊瑛张燕(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超声科831100)【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4-0255-02【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小儿肠套叠中的价值方法对23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有手术结果对照的肠套叠小儿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二维超声小儿肠套叠的超声图像有特征性改变,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可反映套入肠管出现水肿、坏死的程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肠套叠具有无创、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高,方法简便的特点,应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关键词】肠套叠小儿

2、彩色多普勒超声肠套叠为小儿常见的急性肠梗阻疾患,婴儿及幼儿最多见。及时、准确地早期诊断对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超声诊断是无创伤、无痛苦的检查手段。对于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不仅具有易于被患儿接受的优点,而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木文收集我院2008年一2011年经超声诊断并经临床空气或水灌肠复位或手术证实的23例患者,旨在探讨超声对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文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6月〜3岁,临床表现主要为阵发性腹痛,婴儿表现为哭闹不安,呕吐18例,血便7例,其中15例患者腹部可触及肿块。腹腔少量积液2例。1.2

3、仪器与检查方法使用美国G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患儿取平卧位,以让患儿保持平静利于检查,必要时使用镇静剂。首先使用3.0〜5.0MHz凸阵探头,进行全腹部扫查,观察有无肠管扩张,肠蠕动是否正常,腹部有无块、积液等声像图表现。发现怀疑异常回声图像时改用6.0〜10.0MHz高频线阵探头,进行重点扫查,取纵切及横切面进行扫查,测量套入部讼度、内容,鞘部及套入部直径,观察套入部肠壁水肿状况。以CDFI观察肠系膜及肠壁血流情况,测量肠系膜动脉峰值流速及阻力指数并记录。1.结果2.1二维超声肠套叠吋所探及包块多外形规整,边界较清晰,在套叠的

4、肠管长轴切面上可见肠管重叠呈套简样改变,即“套简”征,肠腔含气可呈假肾征。短轴切面呈大、中、小3个环状结构形成的偏心性同心圆样改变,即“靶环”征。套叠处近端肠管多冇不同程度扩张,早期肠蠕动增强。几乎所冇套叠肠管都冇不同程度水肿表现。部分病例于直肠间隙、髂窝或肠间隙探及腹腔积液。2.2彩色多普勒套入部肠壁及肠系膜可探及血流信号,21例套叠处肠壁、肠系膜血流信号较丰富,2例仅可探及少许血流信号。提示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可反映套入肠管出现水肿、坏死的程度。2.讨论肠套叠是小儿常见的急腹症,多见于4个月到10个月之间,2岁以后发病逐年减少,6岁以上少见。

5、本质为一段肠管嵌入邻近的一段肠管内,一般为顺行沿肠蠕动方向近端套入远端,极少数可逆行套入,以冋结型或冋盲型多见。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95%的肠套叠原因不明,一般认为由肠螺动紊乱、肠系膜过长、冋盲部活动度大以及感染等因素引起[1]。小儿肠套叠及吋诊断是复位或手术成功的关键。本病临床上有阵发性腹痛、血便及腹部包块同时存在即可确诊[2],但发病旱期或症状不典型者临床诊断较困难。X线腹部平片诊断肠套叠特异度和灵敏度较低[3],X线空气灌肠是诊断和治疗肠套叠的可靠方法,但婴幼儿不易耐受,且对肠壁缺血时间长的患儿,灌肠吋空气压力控制不当等情况吋存在一定的

6、风险。家长也对X线照射对小儿身体奋无影响存在疑虑。超声诊断肠套叠具奋无创、敏感性和诊断特异性高,方法简便的特点,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接受。二维超声可发现套叠处肠管“套简”征、“靶环”征等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尤其是由于小儿腹壁比较薄,腹腔干扰因素少,可以结合应用高频超声对怀疑存在异常的部位进行进一步的检査,利用高频超声分辨率高,可清晰的显示套叠的结构及层次的优点,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几乎所奋套叠肠管都奋不冋程度水肿表现,是因为套入的肠管因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肠壁充血、水肿以及继发坏死等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改变了以往在评估病情程度时多依赖发病时间

7、长短、冇无血便等临床表现的状况,CDFI可评价套叠处肠管缺血的程度,反映套入肠管出现水肿、坏死的程度。为临床复位或手术提供有力的依据。故对于怀疑本病者,尽早进行超声检査,不但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诊断,还有助于临床及吋准确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参考文献[1】王纯正,徐智章.超声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6.[2】汪岭,魏亚新,小儿肠系膜淋巴结肿大与复发性肠套叠关系的探讨[」].实用医学杂志,2010,26(8):1285.[3】史莉玲,杜联芳,苏一巾,等.小儿肠套叠超声与X线平片诊断的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

8、,5(1):16-1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