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

ID:24889645

大小:52.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6

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_第1页
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_第2页
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生语文课堂审美教育四川省简阳市第四小学张金生641400【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审美能力、一、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我们教育的对象一一小学生,他们毕竟受教育知识及生活阅历的局限,对事物的认识是肤浅的,对美的鉴赏力不高。因此,教师除了要鼓励他们展开大胆、合理的想象外,还得教给他们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断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木身的特点,凭借熟悉的有关情景让学牛.展开想象,根据事物的发展,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

2、能力。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天际流”两个写景的句子,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展现了深邃的艺术意境。为了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假如我就是诗人,那是怎样的情景”的假设进入?有的意境,这样,学生就可根据教师的点拨,展幵想象的翅膀,体会这首诗的诗情?意;春暖花幵的长?两岸,彩碟翩翩起舞,百花散发着芬芳,?面滚滚的波浪向东流去,一叶扁舟借着长?之水,一直漂到水天相接的地方,最后消失了??这美妙的想象融入了学生对美的理解和创造之中,即使是不同程度的学生也能产生一种

3、身临其境之感。三、在推敲中欣赏语言美诗歌用字精练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学要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能使学生得到美熏陶。推敲传神的词语: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泻、浮、洗I笼四个字把表态的月光写成了动态的月光,突出了月光的皎洁、朦胧、轻盈、静谧。把荷塘的月色写活了。欣赏优美的句子:散文在评议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每一篇散

4、文是一个培养能力的好素材。生动的语言总是依靠优美的句式来表现。有的句式对称,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以参差,讲究错美。诗歌中的难免就是典型的对称美:“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古都的秋》中“南国之秋,当然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冋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虽然句式参差,但作者比喻的手法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作生动的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浓度

5、与特色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四、在诵读中体验情感美文学作品是情感力量的负载者,这种情感点燃了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交流与碰撞中完成审美体验,使学生在精神漫游中?历或喜笑颜开、心旷神怡或伤心落泪、忧郁悲愤的融合着多种心理因素的情感旅程。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情感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和主体的具体关系的反映。”一次阅读就使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建立一次情感互动的的关系,吋间、空间、事物之间的界域完全打破了,朝着文学作品与学生心灵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努力。那么,怎样读课文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文中的情感美呢?一是范读

6、。老师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做的,它能引发学生情感,使学生、老师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同时,通过范读,学生也会模仿老师对重点词句进行轻重缓急、抑扬顿性的处理。这样,学生的情感就能很快与作者情感同步,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使他们进一步受到文中的情感熏陶。三是引读,对一些特殊的、对说明问题冇承接性和层次性的句、段进行引读,能直接抒发作者与读者的美好情感。四是诵读。通过评议朗读,让学生自己体会怎样诵读更能体验文章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