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

ID:24908539

大小:54.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付贞文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民族中小学445614创造能力是指思维活动过程中,通过直觉、美感、猜想、类比、联想、推广和推理去观察事物的木质,揭示其内在规律,探索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东两,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向只有前瞻性、预见性的高层次的数学学习能力。它具有六大特征:明锐的洞察力、丰富独特的想象力、积极的求异意识、强烈的探索发现欲、活跃的创造灵感和开放性的思维空间。一、以数学直觉和美感形成大胆的猜想,培养敏锐的洞察力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发现的道路首先是直觉的,而不是逻辑的。直觉是发现的工具,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这

2、是数学的两重性。直觉是对问题的结果迅速做出合理猜测的“顿悟”,是不完整的逻辑。猜想是指从个别的、具体的、特殊的现象中寻求井性,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思维过程。科学史表明,许多卓越发现和创造都是先凭直觉和美感(如对称性、统一性等)作出大肭的猜想,然后才去加以逻辑推理或实践验证的。可以说,从直觉到猜想,是具备明锐洞察力的根木标志。培养直觉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扎实的基础是产生直觉的源泉直觉不是靠“机遇”,直觉的获得虽然具有偶然性,但决不是无缘无故的凭空臆想,而是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础。若没有深厚的功底,是不会迸发出思维的火花的

3、。2.渗透数学的哲学观点及审美观点直觉的产牛.式基于对研究对象整体的把握,而哲学观点有利于高屋建瓴地把握事物的木质。这些哲学观点括数学中普遍存在的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相互转化、对称性等。3.重视解题教学教学选择适当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培养、考察学生的直觉思维。1.设置直觉思维的意境和动机诱导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对于学生的大胆设想给予充分肯定,对其合理成分即使给予鼓励、爱护,扶植学生的自发性直觉思维,以免挫伤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和学生直觉思维的悟性。教师应及时因诱利导,解除学生心中疑惑,使学生对自己的直觉

4、产生成功的喜悦感。二、张开类比与联想的翅膀,培养丰富的想像力类比是创造性的“模仿”,联想是“由此思彼”的思维跳跃。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求的问题与熟知的信息相类比,进行多方位的联想,将式子结构、运算法则、解题方法、问题的结论等引申、推广或迁移,可由已知探索未知,由旧知发现新知,这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有利于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应变灵活性。三、激励标新立异,培养积极的求异意识标新立异是创造力的灵魂,是科学发明创造的源泉。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针对开放性问题的显著特点一一答案、方法不惟一,热情鼓励学生

5、大胆创新,敢于求异,积极发表自己独特见解,可磨练学生独辟蹊径的解题技巧,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和发散性。课堂气氛应该弘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反对墨守成规、一孔之见。四、鼓励寻根究底,激起强烈的探索发现欲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教人去发现真理。”教师应加强开放性问题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寻根问底,探索别人未涉及的奥秘,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善于发现的创造品质。五、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活跃的创造灵感衡量自己创造能力水平

6、的最终要素是思维的创造性。创造的灵感从何而来?教师要善于凝聚学生的点滴想法,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耐心启发、诱导、“铺路搭桥”,在教学中应该展现分析的思维过程,触发学生的灵感,扫除思维障碍,达到成功的彼岸。六、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拓展开放性的思维空间翻开科学发展史,具奋创造力的人无不具奋强烈的问题意识,他们常常带着怀疑的目光观察世界,敢于提出问题,从而为科学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尤其是在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且也要鼓励学生勤于提出深层次的问题,以拓展学

7、生的开放性思维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奋正确的创造能力培养观,要进行创造性教学,鼓励引导学生创新,加强开放题的练习,打好数学基础,熟练数学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冇所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