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ID:24911455

大小:6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_第1页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_第2页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林登岚(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民族自治县龙场镇中心卫生院553104)【摘要】目的:讨论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将48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呼吸道通畅、药物防治各脏器袞竭等救护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入院24小时后尿量、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结果:组间治疗后24小时的尿量和血氧饱和度比较,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

2、护理中,采取重要指标监测和抗休克救护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休克症状,对其预后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关键词】产科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69-02产科失血性休克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其原因括产后出血、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以上产科疾病会引起产妇有效循环血量短时间内迅速下降,微循环缺血和组织缺氧,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母婴生命安全[1]。因此,做好产

3、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监护与护理,是临床上有效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木文主要探讨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入院的48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两组,经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等确诊,符合第七版《外科学》的失血性休克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20例,年龄20-36岁,平均(25.4±1.5)岁,其中异位妊娠破裂4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6例,不全流产5例,胎盘滞留5例;实验组28例,年龄21-35岁

4、,平均(26.1±0.9)岁,其中异位妊娠破裂4例,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10例,不全流产4例,胎盘滞留10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入院后对照组予以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除常规产科护理之外,予以床边心电监护和氧饱和度监测、每3小吋测中心静脉压和出凝血功能一次、24小吋尿量计量、同吋予以鼻导管吸氧、入院即开放静脉通路予以输液及必要吋输血、药物防止心脏、肾脏功能衰竭等治疗措施。1.3疗效评价标准观察两组患者入院24小吋后的尿量、血压及动脉

5、血氧饱和度,当血压收缩压≥90mmHg,尿量稳定在30ml/h以上,动脉血氧饱和度>98%吋,视为休克已被纠正。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5.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24小时后尿量比较两组患者24小时后尿量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者24小吋后尿量、动脉血氧分压比较(x-±S)ml/h注:尿量组间治疗后比较,t=-31.

6、079,P<0.05,动脉血氧分压组间治疗后比较,t=-11.31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讨论3.1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失血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随病情变化较大,因此针对此类患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立即予以床边心电监护,无条件的需每15min测脉搏、呼吸和血压一次,同时每15min测体温一次。由于失血性休克患者可发生肾功能衰竭,故准确记录每小吋尿量也是极其重要的,当尿量<25ml/h,说明休克仍未纠正。在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的同吋,护理人员还需随吋观察患者的意识情

7、况和阴道流血量,当患者意识水平出现变化、阴道流血明显增加吋,必须及吋报告医师[2】。3.2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重要指标监测对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其他重要指标监测还包括心输出量(CO),中心静脉压(CVP)和动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其中心输出量主要反应心泵功能,指导休克抢救治疗中的输液、输血和心血管药物使用,可以通过彩色多普勒测量。中心静脉压(CVP)反映的是冋心血量、右心室排血功能和血容量之间的动态变化,指导补液过程中的输液量和补液速度,避免补液过多加重心肺负枳。动脉氧饱和度通过动脉血气测定,用于评价组

8、织血液灌注。3.3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抗休克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接诊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后,必须立即建立静脉通路,一路用于输液扩容,另一路用于输入药物。除了药物和补液之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协助摆好患者体位,以头高15°位,下肢抬高20°位为宜。冋时予患者以鼻导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5-6L/min为住,同时观察患者面色和四肢发绀改变情况。参考文献[1】赵绪丽.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