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

ID:24913596

大小:2.27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1-17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_第1页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_第2页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_第3页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_第4页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_第5页
资源描述:

《减速箱课程设计--两级展开式减速箱》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40页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两级展开式减速箱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11机械类创新实验班学号3111010596姓名曾劲松指导老师林怡青2013年05月16日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一、传动方案拟定设计二级展开式圆柱减速器减速器基本构想如下:(1)工作条件:减速箱使用年限8年,工作为两班工作制,中间休息一个小时,每天工作15个小时,每年工作300天,载荷平稳,环境清洁。(2)原始数据:输送带拉力F=4KN;带速V=1.5m/s;滚筒直径D=300mm;二、电动机选择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Y系列

2、三相异步电动机2、电动机功率选择:(1)传动装置的总功率:取V带效率为95%,一对滚动轴承的的效率为99%,渐开线圆柱齿轮效率为98%,渐开线直齿圆锥齿轮效率为98%,联轴器效率为99%,η总=ηv×η4滚×η2齿轮×η联轴器=0.95×0.994×0.98×0.98×0.99=0.8242、电机所需的工作功率:P工作=FV/η总=4.944KW原始数据:F=4KNV=1.5m/sD=300mmP=4.944KW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3、确定电动机转速:计算滚筒工作转速:n筒=60×V/πD=95.5r/minV带

3、传动比为2~4。二级圆柱齿轮的传动比为8~40综合考虑电动机和传动装置尺寸、重量、价格和带传动等因素,选择电动机电机的具体参数如下:电机额定功率/kw转速/(r/min)转动惯量/重量/Kg功率/%Y132S1-25.529000.01096785.5三、计算总传动比及分配各级的传动比1、总传动比:i总=n电动机/n筒=2900/95.5=30.362、分配各级传动比(1)V带的传动比为2~4,取iv带=2.5(2)∵i总=i齿轮×I带∴i齿轮=i总/iv带=30.36/2.5=12.15∴四、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

4、计算1计算各轴转速(r/min)nI=2900/2.5=1160r/minn2=1160/3.97=292.2(r/min)n3=292.2/3.05=95.6(r/min)电动机型号i总=30.36iv带=2.5n1=1160r/minn2=292.2r/minn3=95.6r/min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2计算各轴的输入功率(KW)3计算各轴扭矩(N·m)五、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1、皮带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选择普通V选带截型由课本表8-7得:kA=1.1根据和由图8-11得:选用A型V带(2)初步选定带轮基准直

5、径,由表8-6和表8-8,取小带轮基准直径验算带速按照式8-13验证带速度5m/s<<30m/s带速是符合的(3)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根据式8-15a,计算大带轮的基准直径根据表8-8,圆整为250mm.P1=5.225KWP2=5.069KWP3=4.917KWT1=N·mT2=N·mT3=N·m5m/s<<30m/s带速是符合的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4)确定V带的中心距和基准长度由式8-20初步选定中心距为500mm由式8-22计算出=1547mm,由表8-2选带基准长度为1600mm.(5)计算实际中心距按

6、照式8-23中心距的变动范围(6)验算小带轮包角根据式8-6(7)确定带的根数计算单根V带的额定功率由和=2900r/min,查表8-4a得根据=2900r/min,i=2.5和A型带,查表8-4b得初步选定中心距为500mm带基准长度为1600mm.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查表8-5得,表8-2得于是计算V带的根数取根数为4根(8)计算单根V带的初拉力最小值由表8-3得A型带的单位长度质量应使实际的初拉力(9)计算压轴力(10)带轮的结构设计:1.小带轮采用实心式,查机械设计手册得电动机的轴径,V带轮的所以轮毂宽,

7、其最终尺寸结合安装带轮的直径的轴段来确定。轮缘宽2.大带轮采用腹板式结构,轮缘宽与小带轮的相同,轮毂宽要与轴的结构设计同步。六.齿轮设计1、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1)选择齿轮材料及精度等级高速级小齿轮采用4根V带Fp=823.15N小带轮采用实心式大带轮采用腹板式结构初步选定: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40CR(调质),硬度为280HBS,高速级大齿轮采用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选取精度为7级。初步选取小齿轮的取初步选定螺旋角(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按式10-21试算,即1.确定公式内的所有数值选取由图

8、10-30选取区域系数由表10-6查的材料的弹性影响系数由图10-26查的则由式10-13计算应力循环次数查图10-19,取得接触疲劳寿命系数图10-21d按齿面硬度查的小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取安全系数为1.由式10-12得初步选定螺旋角广东工业大学第40页计算小齿轮的分度圆直径2按公式计算:1计算圆周速度2计算齿轮宽b及模数3计算纵向重合度4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