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

ID:24925720

大小: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_第1页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_第2页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_第3页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探讨辽宁中医药大学132400【摘要】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90例中医辨证为瘀血痹阻型的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一般组,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者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温水浴足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比较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表达水平均较一般组患者低,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动脉重度

2、闭塞患者所占比例较一般组患者小(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浴足在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关键词】糖尿病足;瘀血痹阻型;活血通络汤;浴足;临床疗效糖尿病足为糖尿病患者常见临床并发症之一,異有病程长、根治难度大等临床特点,发病后可导致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近年来,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随着这一趋势不断上升[1]。目前,我国临床治疗糖尿病足以丙医治疗为主,近年来,一些临床

3、研宄学者发现中医辨证施治在糖尿病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基于上述研宄现状,我院木次研究对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瘀血痹阻型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探讨,现做出以下整理报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木次临床研究纳入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医辨证为瘀血痹阻型的9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90例患者中医辨证参考标准为《中药新药临床研宄指导原则》[2】,入院时主症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端疼痛、皮肤色暗、破溃,次症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患者平均分成试验组和一般组。试验组45例患

4、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为(56.4±1.9)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5.2±0.8)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为(56.5±2.3)岁,糖尿病平均病程为(5.5&plUSmn;0.7)年。使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本次研究在研究对象事先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开展。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选后,均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控制、抗感染治疗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

5、予试验组患者活血通络汤浴足治疗,该方剂的药物组成包括红花、当归尾、丹参、伸筋草、透骨草各25g,鸡血藤20g,乳香、没药各10g。用药方法:水煎煮,取3000ml,待药液温度下降至40〜42°C吋,进行浴足治疗。使用适当大小的容器盛装药液,以药液没过踝关节为最佳。每曰睡前浴足1次,吋间为30min,足浴结束后使用棉质毛巾将双足轻轻擦干,1个月为1个疗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温水浴足治疗,水温40〜42°C,浴足吋间及方法与试验组患者相同。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

6、结果。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共分为三级评价,分别为轻度闭塞、中度闭塞和重度鼻塞。1.4研究数据处理对我院本次研究过程中得到的呈正态分布的研究数据进行汇总,由专业的数据处理人员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21.0,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计量型观察指标均采用(±s)表示,以率为表达形式的观察指标均米用(n;%)表不,并分别米用(t)和(x2)检验组间存在的差异,P<0.05表示两者比较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具冇显著性。1.结果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糖、糖

7、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比较存在的差异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一般组患者低(P<0.05),研究数据及处理结果见下表。注:两组中双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动脉重度闭塞患者所占比例比较x2=4.865;P=0.0272.讨论糖尿病足在祖国传统医学文献中多有记载,属于“血痹”、“筋疽”、“消渴病”的范畴[3】。中医研究学者总结古代医学文献对糖尿病足的认识发现,多数古代中医研宄学者认为糖尿病足为本虚标实之症,与平素饮食存在明显相关性,平素过食厚味肥甘之品,伤及脾胃,以致

8、躯体气血运行受阻,气机不畅,内生燥热,阻络经脉,累及双足,导致足部肌肤失于濡养,出现麻木不仁,甚至溃烂坏死,年老者多脏腑之正气不足,加之阴虚燥热,最终形成坏疽[4】。现代中医研宄学者认为糖尿病足与血瘀密切相关,血瘀为病机,因此治疗时,除益气养阴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