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ID:24936516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1页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2页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氛围,意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08―0053―01  传统的学习过分强调接受与掌握,忽视发现与探究的价值,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因此,要改变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一个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

2、律以及教学实践,笔者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良好探究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氛围,特别是人际氛围的支撑。因此,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究,要求给每个孩子多鼓励,让他们从中体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和成功。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要求建立平等对话、合作理解的师生关系。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时,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应当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3  2.充分利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营造探究氛围。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

3、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在观察、实践中积极探究。如第十册实践活动《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班委会,号召全班学生创办班级图书角。图书管理员全班轮流担任。大家分工合作,讨论、探究怎样为图书登记造册,设计制作什么样的借书卡,制订书籍借阅制度等。在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调动。  3.灵活采用多种教学辅助手段,营造探究氛围。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容易激起学生兴趣,探究氛围容易形成。再如开辟第二课堂,在学生中成立文学社、摄影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学习小组,教师只当参谋和观众,为学生营造探究

4、的氛围。  二、培养探究学习意识  1.利用好奇心,引发探究意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具有探究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小学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知识都感到新奇,求知欲非常强。利用这个特点,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2.质疑问难,增强探究意识。探究意识来自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好求谋解”来增强其探究意识。  3.鼓励独特见解,巩固探究意识。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学生不轻易认同别人的观点,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有利于巩固学生探究意识。  三、生成探究的问题3  探

5、究性学习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生成性。生成问题的前提是让学生多思善问,而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去发现和提出,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1.让学生会发现,善于发现问题。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识后,在课堂上会踊跃地发问。通过课题以及重点词句发现问题,根据文章前面要求预习的内容发现问题。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每篇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往往揭示出了问题,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  2.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探究、解决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核心。要

6、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的途径。(1)读思结合,探究问题。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让学生仔细阅读,尽可能从已有的资料中找到答案。对难题要推测几种答案,经过周密思考,选择最佳答案。(2)思议结合,探究问题。经过阅读思考,学生通过探究得到的答案有可能与已有答案一致,也可能不一致。这不一致有可能是学生找到的答案错了,也有可能是答案不只―个。这时可让同学之间议一议。(3)合作讨论,探究问题。我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使用分小组合作互帮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可

7、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此项责任,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够终生受益。编辑:蔡扬宗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