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

ID:24936830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_第1页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_第2页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_第3页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_第4页
资源描述:

《品味意象 解读诗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品味意象解读诗歌  【摘要】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学生平时对诗歌积累很少,理解诗歌成了学生们的一大难题,理解诗歌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品味意象。  【关键词】意象解读诗歌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1(b)-0153-01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课本、读本及选修教材选入了很多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而且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上诗歌鉴赏的分值增加到十一分,诗歌教学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很重要的一个内容。由于诗歌本身的特点,很多的学生平时对诗歌积累很少,对这方面的鉴赏类文章读得也少,理解诗歌成了学生们的一大难题。  诗歌的语言十

2、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往往通过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而典型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已的情感。意象是意和象融会的复合体,是作者主观的心意和客观的物象相凝聚的具象表现,是精神内容和物质形式的统一,是沟通艺术家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古人讲“立象以尽意”(《周易》),今人陈植锷指出:“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4(《诗歌意象论》)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1意象里蕴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  《再

3、别康桥》中徐志摩选择了“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做为本诗的意象,独具特色,给人一种清新感,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富有流动的画面感。余光中的《乡愁》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四个传达不同情思的意象,通过对这些艺术形象的赏析,让我们对诗中所表达的在离乡千里万里的哀愁统摄下抒写的母子情,夫妻情,生死情,大陆情产生浓浓的回味。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整篇二十八字,由十一个意象排列在一起,前三句十八字之间无任何动词连接,却能显现出一派萧瑟与黯淡。勾勒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从枯藤、

4、老树、昏鸦、古道、瘦马,夕阳等意象的形状、色彩来看,无不渗透着天涯浪子悲凉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意境悠远。  2意象蕴含的意义相对稳定。诗人们于是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月作为一种意蕴丰富而让人充满想象的自然景物,历来为诗人们所青睐。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4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

5、思,在这里,月通向了千古亘远,深邃浩淼的宇宙意识。“三五明月夜,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是美的烟波,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对着同一轮明月,各人情感迥然。有的借月排遣心事,或叹世事路多艰,光阴易逝;或叹怀才不遇,宦海浮沉……  又如燕也常常出现很多的诗词中。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人们借它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诗人把它当成春天的象征,表现春光的美好。在《诗经》中,燕子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尔新婚,如兄如弟”,“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6、,之子于归,远送于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处则是抓住燕子秋去春回,不忘旧巢的特点,尽情宣泄心中的愤慨。  我们看到“梅”,往往会想到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宋人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借梅花来比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已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诗歌中的意象很多,我们在欣赏诗歌时,先找出其中的意象,对意象的作用作初步了解,把握其中包含的深刻意蕴,就能领会意象组

7、成的意境以及意境中透射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思想倾向。4  作品通过意象组合所描绘出的生活图景,与诗人主体的审美情感融合为一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意境,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虚实相生的能诱发和开拓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意象。无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静谧,还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祥和,都都通过一些特定的意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绝美的画境。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只有对意象有了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