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

ID:24937755

大小:54.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6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_第1页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_第2页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_第3页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_第4页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_第5页
资源描述:

《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杜拉斯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人是文化的动物。任何人一旦生于世上就必须置身于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即便被移入异域他方的文化土壤,其原有的文化根须仍然存在。①杜拉斯十八岁的时候方才回到她的母语国法国,她融进母语文化的过程,就是摆脱东方文化的过程。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上,杜拉斯置身于东西方两种文化之间,双重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矛盾或冲突都在他的生活环境与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而写作也使得杜拉斯最终摆脱了文化的枷锁,用她业已熟悉的母国语言去书写使她念念不忘的童年经历,形成了杜拉斯独特的创作风格。  一、东方文化的烙印  从1914年出生于越南西贡,到1932年离开越南,杜

2、拉斯的童年浸染着浓浓的印度支那气息:湄公河、南亚丛林、终年不变的炎热这段经历决定了杜拉斯东亚文化的特性。菲力浦勒热讷在《自传契约》中指出,人是通过他的历史,尤其是通过他在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成长得以解释的②。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本文由.L.收集整理么杜拉斯会不厌其烦地一再书写她的童年经历。诚如她所叙述的那样:然而,湄公河却留了下来,我就在河边睡觉、玩耍,我在湄公河边生活了十年之久,它留在了我心中。③越南所在的印度支那成为了杜拉斯的母国文化,成为她构筑人生的起点和源泉。  杜拉斯痴迷和认同印度支那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和她的家人经常受到生活在越南的白人统治者的排斥。她在一部谈话

3、录中明确指出:那里的童年与我们这里的完全不同,你瞧,我们与其说是法国人,不如说是越南人。现在我才发现了这一点,我们法国血统的外表,法国籍的这种外表完全是虚伪的。我们跟那些越南小孩一样说越南语,跟他们一样不穿鞋④虽然母亲不断告诉她你们是法国人,但杜拉斯却深知她们一家与其他法国殖民者距离之悬殊,在充满自传色彩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和《伊甸影院》中,杜拉斯都触及了这一伤痛:主人公苏珊行走在街道上,走在王公贵族中间,却内心凄凉,感觉不是他们的同类。苏珊的遭遇就是杜拉斯一家在越南生活的真实写照。因此,在杜拉斯的心中,越南成为了她最希望认同的土地。  东方那一块神奇的土地,给杜拉斯留下了难以

4、忘怀的回忆,有时是苦涩的,有时是美好的:绝望的母亲,凶恶的大哥,柔弱的二哥,还有深爱的中国情人。杜拉斯的生命被揉进了一种被称为异国文化的东西,虽然美中不足,但珍贵无比,让人想起美好的过去,想起那种永不复返的诱惑。⑤后来杜拉斯没有再回到印度支那,是因为她想保留自己对那片土地的探索权,唯有如此,她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泉。  二、游离于东西方文化之间  经历了十八年与西方文化接触的空白,杜拉斯回到她的原籍法国,无论生活背景还是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跨度颇大的转变。在此之前,杜拉斯一直将印度支那认同为母国文化,因此我们不难想象,对于刚刚回到法国的杜拉斯来说,她本身所具有的生活内容都与她眼前

5、的母语文化格格不入。两种文化在杜拉斯身上产生了冲突,使她内心恐惧,甚至感到羞耻,这种心理可以从杜拉斯早期的作品中窥见。她的前两部小说《厚颜无耻的人们》和《平静的生活》,目光瞄准的是能够体现法兰西文化的外省。杜拉斯把自己完全置身于法国文化的大背景中,其目的只有两个:忘记让她羞于启齿的印度支那的童年生活,掩饰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异国文化;二是力图通过这种描写把自己融入法兰西文化。然而作者的这番良苦用心收效并不明显,没有人注意到这位初涉文坛的年轻女作家。  无奈之下,杜拉斯把自己的创作瞄准了她最不愿意触及的童年,最不愿意提起的印度支那的痛苦经历。这时,杜拉斯就遇到了叙述的困难:用一种对她而

6、言缺乏文化基础的语言叙述与此语言文化渊源甚少的异国他乡的童年经历,无论在语言还是文化方面都遭受到了瓶颈。矛盾中的杜拉斯选择将童年生活小说化,添加了很多虚构的成分,让读者揣摩不透究竟哪一种叙述才是杜拉斯真实的童年经历,于是我们看到了《平静的生活》中的纪热姆叔叔,《抵挡太平洋的堤坝》中的少女苏珊娜,《伊甸影院》中的母亲等都成了小说的主人公。这些小说的目的,似乎并非为了单纯地讲述异国生活,作者是要通过对自己所熟悉的文化时空的展现,重现回到被自己认可的东方文化模式,找回自己在彼文化中的自信与自如。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明显地表现在杜拉斯的创作中,《如歌的中板》、《广岛之恋》、

7、《劳儿之劫》中,主人公都经历着被爱情遗弃而后寻找爱情的艰难。他们的迷茫,他们的痛苦,就是杜拉斯被遗弃的痛苦,就是杜拉斯求索无门的艰辛写照。与生于斯长于斯的东方文化的割裂,而又无法融入法兰西文化的痛苦,构成了杜拉斯创作的双重压力。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创作阶段的杜拉斯更倾向于在她所熟悉的印度气息中寻找慰藉,《副领事》的结尾,她这样解释了女主人公的失踪:她除了那里,别处哪也无法生存,她每天依靠着印度、加尔各答散发出的绝望的气息生活着,同样,她也因此走向死亡,她的死像是因为中了印度之毒。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