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

ID:24972316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_第1页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_第2页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_第3页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盆腔炎与沙眼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采集3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宫颈分泌物检测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进行分析。结果363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中沙眼衣原体阳性106例(29.20%),解脲支原体阳性67例(18.45%),两种混合感染47例(12.95%),且年轻患者沙眼衣原体感染率较高,与中年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年轻女性慢性盆腔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是慢性盆腔炎的高发人群。.L.编辑。【关键词】慢性盆腔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理表

2、现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输卵管炎、慢性结缔组织炎[1],致病菌种类呈多样性,包括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Trachomatis,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我们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进行了研究,旨在了解其发病率,并指导临床的预防和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样本来自2004年3月~2006年3月我站门诊初诊为慢性盆腔炎的患者363例,符合《妇产科学》第6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按年龄分为A组136例,年龄19a~24a,平均(22±1.5)a;未婚有性伴侣者27例;已婚109例,有孕产史25

3、例。B组104例,年龄25a~35a,平均(34±1.8)a,均已婚有孕产史;C组126例,年龄>35a,平均(38±3.1)a,已婚有孕产史。  1.2方法  于患者宫颈管内2cm处采集标本。CT、UU运用PCR技术检测,试剂盒由上海复旦有限公司提供,由专业检验师按试剂盒说明规范操作。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CT与UU感染率比较A、B、C3组CT阳性者分别为56例(41.18%)、27例(26.21%)、23例(18.50%),共106例;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6.03,P<0.05),A、C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1

4、6.32,P<0.01)。A、B、C3组UU阳性者分别为31例(22.79%)、19例(18.45%)、17例(13.21%),共67例;A、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73,P>0.05),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78,P<0.05)。A、B、C组并发感染者分别为20例(14.71%)、15例(14.28%)、12例(9.68%),共47例,3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CT与UU并发NG感染率比较  CT并发NG感染:A、B、C组分别为27例(20.58%)、9例(8.74%)、5例(4.0%),共41例;A、B

5、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64,P>0.05),A、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4.74,P<0.05)。UU并发NG感染:A、B、C组分别为23例(16.91%)、13例(12.62%)、9例(7.26%),共45例;A与B、C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χ2=0.28,0.025,P>0.05)。  3讨论  CT和UU感染不仅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的主要原因,而且也是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CT与UU主要通过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引起慢性盆腔炎。本文显示,慢性盆腔炎患者CT和UU感染率较高,且年轻患者CT感染率高于中年妇女,说明青年女性是CT感染的高

6、危人群[2]。所以控制CT和UU感染是降低盆腔炎发病率的重要环节之一。本结果还显示,CT和UU易并发淋球菌感染,可能原因为三者生存的环境和PH值接近,均为侵袭泌尿生殖系统黏膜的病原菌。  CT与UU为最小的细菌[3],可侵入细胞浆内。大环内脂类药物在体内分布较广,组织渗透性良好,治疗CT与UU泌尿生殖器感染[4]疗效显著。但CT、UU感染易出现原发耐药现象,故应做药敏试验,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