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

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

ID:24972645

大小:5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7

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1页
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2页
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由宁波市“三新”研讨活动引发的思考童静浙江宁波镇海职教中心浙江宁波315201一年一度的宁波市“新课改、新课堂、新教法”即“三新”研讨活动已经进行了五六个年头了,“三新”研讨活动是宁波市职业教育领域课程改革的领头羊,是宁波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给教师搭建的课程改革交流平台。今年有幸参加了“三新”研讨活动,在研讨活动中聆听了专家的学术报告,参加了全国信息化大赛的教师论坛,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尤其是专家学术报告的引领和各位教师论坛中的创新做法,确实让我大开眼界。在论坛中教师提及最多的做法是微课和翻转课堂,有些利用网络、手机微信、

2、QQ和Ipad等新兴科技产品,让学生自主学习,听后发现我们宁波职业教育的教师善于学习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先进理念,并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付诸行动,敢于尝试,勇气可嘉。听了论坛后,让我产生了很多困惑,从而引发了思考。今年宁波市参加全岡信息化大赛教师的论坛中的一些创新做法让我网惑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大家静下心来加以反思。一、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很多学生平时上课都不太认真,不想听课或者是听不懂。而论坛中的教师过分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3、学习能力,引入翻转课堂,在课前利用微课、手机微信、QQ和Ipad等载体让学生提前去学习,就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能有多少学生会在课前主动去学习?我们老师利用这些载体去教学,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可能对普高的学生比较适宜,对于职高学生可能就不适用。二、忽视课的教学效果,片面追求形式上创新。论坛中我们的教师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灌输转移到课前,先学后教,将课堂变成了教师作秀的舞台,过分依赖和夸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学习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我们的学生奋这么强的学A)能力,我们老师的一些做法不是多此一举吗?三、忽

4、略课的教学效率,过于急功近利。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应该稳步发展,不应该和经济、科技保持同步发展。在论坛中听到老师利用手机微信、QQ和Ipad等新兴科技产品,看起来很吸引人,表面上看起来这位老师很有创新精神,还不停地进行磨课,把学生当成试验品来做实验,既折磨学生又折磨自己。请问你奋没奋考虑到我们课堂教学的经济性和教学的效率,为了这么一堂课的教学,你去花这么大的成本合算吗?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新兴科技产品会认真学习吗?可能学生玩游戏或者刷屏更有吸引力。以上一些创新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实用性还是冇待进一步推究的。教师应该从我们

5、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是牺牲大部分学生的利益而为个别优生服务的,否则我们的教学很容易走向极端。面对课堂教学形式主义泛滥的情况,我们应该选择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式。笔者提出自己的对策: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我们的学生由于学习习惯差、学能力弱,我们教师在平吋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指导学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二、冋归常态课堂,才能教学相长。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边互动,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而因材施教、巡回辅导才

6、能教学相长。所谓的公开课、示范课、创新课都是在多次磨课后的作秀,从很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己经掌握了课上的知识,根本没必要再进行作秀了。我们应该回归常态课堂,只有常态课才是最真实的。我们的常态课上学生的各种情况是无法预设的,当教师碰到各种特殊情况时做出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才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机智,促进教学相长。三、用好教学辅助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一些新兴科技产品只是教学辅助手段,不是教学的全部,这些产品进入课堂作秀的成分大于学习成分。如Ipad学习不能启发学生深度思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对于Ipad进入课堂,用广东省教育

7、督学李伟成老师的话来说是市场化绑架教育,只会祸国殃民,还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无非是“学校让路、教师无路、学生死路”。对于这些新产品,我们教师使用时还是要考虑教学的成本、考虑到教学的效率。就拿PPT来说吧,很多教师做一次PPT就可以一劳永逸,而对学生来说,每次面对冷冰冰的屏幕,看似学懂了,其实学习效果不一定就好。譬如画电路图,黑板上一根线条一根线条地手绘,学生在下面眼睛跟着老师“画”,这本就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领悟的过程,而用冷冰冰的一幅图“嗖”地一下展现在眼前,学生的接受和反应都不可能跟得上,很难参与到苏中体会到电路的构成。课

8、堂还是教与学最重要的过程体现的场合,如果过分地强调课前和课后,过分地夸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弱化教师的教授过程,老师只是个旁观者,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呢?十几年前一些优秀的特级教师上课,那个吋代根本没有利用新科技产品,他们的课堂照样吸引学生,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率又高;当代的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