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

ID:24974709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_第1页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_第2页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_第3页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20”院前救治3462名创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尹文华(大连市急救中心辽宁大连116021)【摘要】目的:分析城市创伤发生流行病学特点,为提高城市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伤残率、死亡率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急救中心自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院前救治的3462名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对性别、年龄、发生高峰期、致伤原因、创伤部位、创伤处置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院前急救创伤患者3462例,30-50岁为主要创伤人群,其中男性为主,占22.04%,≤50岁男性创伤多于女性,男女比例有差异,≥70

2、岁女性创伤比例13.95%高于男性7.8%,但从男女总比例看无统计学差异;创伤发生高峰期主要集中在第3季度(31.14%);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伤(47.28°%),其次摔伤(30.7%);主要创伤部位是颅脑伤(41.51%)、四肢伤(38.45%),次要创伤部位是四肢伤(51.3%);骨折占院前创伤的30.88%,出血占38.59%,危重症创伤约占5%,死亡率约0.5%。结论:创伤,尤其是交通伤是威胁城市居民健康的严重问题,以30〜50岁青壮年男性为主,高峰期为第三季度,主要创伤部位以颅脑伤最常见,最为常见伤情是骨折和出

3、血;应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关注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管理,加强市民急救技能培训,完善社IX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关键词】院前急救;创伤;流行病学【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8-0374-02创伤已成为当今世界公共的健康问题,约占全球死亡率的12%,且在36岁以下人群死因中居第一位[1]。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如何提高创伤的救治水平,降低死亡率、伤残率已成为城市多部门、多环节协作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当务之急。因此,木文对

4、急救中心自2013年1月1H至2014年12月30H院前救治的3462例创伤病例的流行病学情况作了冋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顺序筛选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急救中心出诊创伤患者共计3462例,入选标准为:①24小吋内突发伤情,包括交通伤、坠落伤、摔伤、锐器伤、钝性物伤、烧伤;②需要紧急进行医疗处置的外伤伤情,创伤指数Tl〉8分的中度以上创伤;③城市辖区内发生的创伤,急救反应吋间<15分钟。1.2方法根据病例记录,急救中心任务派遣指挥中心在接到求救电话后,立即在第一吋间内派遣急救车赶赴现场,救治措施

5、包括:任务派遣员对现场报警人员进行电话医疗指导,包括畅通气道、清除口鼻呕吐物、避免搬动伤员、对大出血伤员进行紧急按压止血、包扎措施等;待专业急救医务人员到达后,立即对伤员进行病情评估,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确保足够的氧气通气量•,采取奋效止血包扎技术,对骨折伤员予以固定;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患者,给予液体复苏,有效防止血运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生;发生颅脑损伤、颈椎、腰椎损伤者,予以颈托、短脊板固定;所有伤员均用铲式担架搬抬,避免二次损伤;转运途中持续心电、脉氧、血压监护,根据病情给予相应处置;通过绿色通道将伤员送入市级以上医院急诊室

6、。2.统汁学处理采用SPSS11.8统计分析软件,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结果4.讨论创伤导致的社会危害和劳动力损失远远大于任何一类疾病[2】。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业、房地产以及制造业的日新月异,城市交通事故及突发各种灾害日益增多,怎样及吋、有效地对创伤患者救治,降低死亡率、伤残率是城市面临的重人挑战和迫切需求。不同城市的创伤流行病学各具特点,本文通过对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0日两年期间急救中心信息数据库中共计3462份创伤急救病例进行整理,按发生季节、性别、年龄

7、、损伤性质、损伤部位、院前处置等因素进行冋顾性分析,以期望针对本市发生创伤特点,为减少创伤发生,提高创伤救治成功率提供客观依据。分析显示,30〜50岁男性创伤患者占总患者22.04%,是不同性别各年龄段比例最高的,与同年龄段女性10.0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30岁的男性创伤比例13.32%高于同年龄女性7.79%,特别需要注意的是70岁以上女性创伤比例13.95%高于同年龄男性7.8%,有统计学差异,其他年龄段男女相比无差异,导致此结果分析原因如下:①30〜50岁男性仍是社会主要劳动力,社会活动范围广、频繁;②小于3

8、0岁男性社会行为不成熟,富于冒险和攻击性;③男性驾驶员多于女性;④社会老龄化,城市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照看管理不尽人意;⑤女性由于生理特点,骨骼强韧度差于男性,在高龄摔伤吋容易导致骨折。由于以上原因,数据结果相互抵消,男性创伤占57.57%,与女性相比在总比例42.43%上无差异。提示了本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