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语义学研究

科学语义学研究

ID:24998750

大小:8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科学语义学研究_第1页
科学语义学研究_第2页
科学语义学研究_第3页
科学语义学研究_第4页
科学语义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科学语义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科学语义学研究【摘要L语义学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的工具性意义己经在二十世纪以来的哲学和科学理论的研宄过程中得到了凸显。但是,从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来看,关于语义分析的立场、流派和趋向一直不断涌现,这导致在关涉到语义学研究的对象、主题和特征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论。正是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语义学的系统性、结构性和统一性等特征展开研究,以求明确语义分析方法的作用和价值,并给予其恰当而合理的理论定位。首先,我们回顾了语义学研究的早期历史及其“现代性”的成长背景、特征及其影响<其目的在于说明语义学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研究的紧密相关性,同

2、时也希望揭示语义学研宄在“科学主义”和“理性主义”纲领下的经验、教训及其缺陷。其次,我们通过考察语言学、哲学、逻辑学、文化和历史理论以及计算机信息理论在语义学研究中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以求说明科学语义学的思想來源及其在方法论意义上的横断性和工具性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对意义、真理、指称等科学语义学研究所关注的主题也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和科学的分析,并且对于科学语义学的关联界域及其形而上学背景进行了深入探讨。这部分研究内容的目的在于从科学语义学的理论前提、理论基础、核心论题及其背景空间出发,力求充分地展示出语义学具有“科学性”特征的基本内涵。再次,我们

3、对内在论语义学与外在论语义学的对峙和融合以及实在论语义学与反实在论语义学的论争与借鉴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我们也探讨了哲学的“解释学/修辞学转向”给科学语义学研宄所带来的影响,其目的在于打破传统语义学分析的狭隘思维,对科学语义学的理性发展趋向及其表征形态进行整体把握。第四,我们通过对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语义学和英美语义学研宄传统的分析和比较,一方面希望展示出不同国家语义学研究所独具的发展方向和特征,另一方面也希望揭示出当代英美语义学与欧洲大陆语义学之间对话与融合的历史趋势,这为统-而系统的科学语义学方法论研究提供了契机与可能。最后,通过对语义

4、学研究的“认知转向”和博弈论语义学的分析,我们希望说明当代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语义学方法论模型都具有理论解释的包容性和方法论趋向的融合性特征,它们都在各自不同的渠道和层面上为语义学的“科学性”研究做出了贡献,而以霍根为代表所主张的“语境语义学”思想则在语义学的“自然性”与“规范性”协调、统一的立场上为科学语义学的方法论模型研宄提供了重要启示。总之,通过对科学语义学内涵的理解、发展趋向性的把握、研究传统差异与融合特征的分析和方法论模型的比较,我们希望能够充分揭示出语义学“科学性”的本质与特征,这一方面能够为语义学的学科性确立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和保证,另

5、一方面也能够使得科学的语义分析方法在哲学与科学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更加突显。【关键词】:语义学方法论语境科学意义【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H030;N02【目录】:中文摘要H-13ABSTRACT13-15绪论科学语义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15-281.科学语义学研究的源起15-172.科学语义学研究的现状17-193.科学语义学研究的历史定位19-214.科学语义学研究的理论要求21-255.科学语义学研究的创新25-28第一章科学语义学的历史追溯及其“现代性”反思28-641.1科学语义学的早期传

6、统29-461.1.1古希腊罗马时期语义学思想的萌芽29-331.1.2中世纪经院哲学时期的语义学成就33-371.1.3十七一十八世纪时期的语义学发展37-461.2科学语义学的“现代性”反思46-641.2.1语义学“现代性”的范畴界定46-491.2.2语义学“现代性”的成长背景49-521.2.3语义学“现代性”研宄的特征52-561.2.4语义学“现代性”研宄的本质56-601.2.5“结构”语义学的“现代性”内核60-611.2.6语义学“现代性”研究的启示61-64第二章科学语义学的本质与内涵64-1042.1科学语义学的理论前提65

7、-692.1.1语义学的“科学性”要求65-672.1.2语义学的“方法论”特质67-692.2科学语义学的理论基础69-782.2.1科学语义学研究的思想来源69-712.2.2科学语义学发展的动力基础71-732.2.3科学语义学构造的基本保证73-752.2.4科学语义学实践的重要领域75-782.3科学语义学的重要论题78-972.3.1“意义”的关联性与丰富性78-852.3.2“指称”的动态性与非确定性85-902.3.3“真理”的规范性与构造性90-972.4科学语义学的理论定位97-1042.4.1科学语义学的关联性界域97-100

8、2.4.2科学语义学的本体论背景100-104第三章科学语义学的发展趋向及其表征形态104-1483.1科学语义学与哲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