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铨研究综述

陈铨研究综述

ID:25004416

大小:61.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7

陈铨研究综述_第1页
陈铨研究综述_第2页
陈铨研究综述_第3页
陈铨研究综述_第4页
陈铨研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陈铨研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陈铨研究综述摘要:陈铨主要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学界对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本文试图从对陈栓的小说创作研究、民族文学运动研究和戏剧创作研究三个方面梳理陈铨研究的现状,总结陈栓研究所取得的实绩和不足。关键词:陈铨;研究;综述陈銓主要活跃在1920〜1940年代的中国现代文坛。他在1920年代末以长篇小说《天问》登上中国文坛,从此笔耕不辍,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等。1940年代,陈栓与林同济、雷海宗、贺麟等组成“战国策派”,倡导民族文学运动,写下了许多关于“民族文学’:的论文,进行了大量的戏剧创作。学界对

2、陈铨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他的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上,本文试图从对陈栓的小说创作研究、民族文学运动研究和戏剧创作研究三个方面梳理陈栓研宄的现状,总结陈铨研究所取得的实绩和不足。一、陈铨小说创作研究学界对陈栓的小说创作研宄是伴随着他的小说创作同时进行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作上。陈栓一共创作了六部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天问》、《冲突》、《死灰》、《彷徨中的冷静》、《狂飙》。1928年,陈铨的长篇小说《天问〉由新月书店出版发行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著名评论家常风说《天问〉在初次刊行的时候“引起了文坛相当的注意”。评论界普遍认为这部作品克服了长篇小说结构松散的

3、毛病,其艺术价值在于结构严谨。如《新月》连续刊载了这部小说的广告,广告语写到:“《天问》…思想精纯,结构严紧,描写清切,分析细微,理论透彻”。顾仲彝认为在当时的长篇小说新作中“最满意的长篇是《天问》”,因为它克服了长篇小说结构松散的毛病,自卷首到卷末“前后照应,线索分明”;但该小说的缺陷在于大多数人物形象比较模糊。余生(吴宓)认为陈铨的长篇小说创作吸收了西洋小说创作的技法,使得该小说具有结构严密、人物生动、环境丰备、文笔流利等优点。这是最早的将陈铨的小说创作与西方文学进行横向比较的、较为深入准确的文学评论。陈铨的长篇小说《革命的前一幕》及其留学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

4、《冲突》和《彷徨中的冷静》出版后,也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评论者将这三部长篇和陈铨的《天问》相比较,皆认为它们在小说的结构艺术和人物塑造上的艺术价值没有《天问》高,如黄照、常风认为《彷徨中的冷静》存在诸如结构松散,人物对话显露出明显的作者痕迹,人物不鲜明等弱点,是一部失败之作。陈铨1942年出版发行的长篇小说《狂飙》是他为其民族文学运动写作的范本,辛郭将这部小说与《天问》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这是一部陈拴的“精心之作”,充满了与《天问》相同的“英雄与美人的崇拜”思想,“表现着一种同样的激情的反抗行为”,人物带有理想化的色彩。他还认为这部作品存在前后思想内容人物性格不

5、一致、人物对话是作者观念的传声筒、对话干燥而累赘等弊病,但肯定了《狂飙》绝对是陈拴所“表现的‘民族意识’非常鲜明、强烈、值得说是‘民族文学’的一部有力的作品”。这一时期对陈锉小说创作的研究集中在对他的长篇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如结构、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而对其长篇小说的思想美学研宄则绝少涉及:另外,陈拴的短篇小说创作几乎没有进入研宄者的视野,更谈不上对他的小说创作整体的观照和文学史的定位。1949年以后,学界对陈铨的小说创作研究突破了之前的单部作品研宄,逐渐开始对陈铨小说创作进行整体研究和文学史的评判。文学史家司马长风首先肯定了陈铨小说家的地位,认为陈铨是“(193

6、0年代)六大小说家”之一,指出“作者的文字轻妙,结构匀称,在笔法和意境上都自成一格,有大家风范。”学者杨义则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专辟一节,将陈銓的小说创作纳入四川乡土作家群中进行考察。他认为尽管陈栓的小说“描绘了半是雄浑、半是绮丽的川南风光”可与李劫人、艾芜、沙汀的四川风光描写相互掩映,但他的思想取向和审美个性却是“出入于新月派和京派之间”,其小说构架上有“爱情故事和社会哲理”两个轴心。这可以说是第一次比较全面地将陈銓的长篇小说创作纳入文学史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整体研究。潘显一则对陈铨的生平和文学创作进行了简要的梳理和评介,并第一次将陈拴的短篇小说创作纳入了研究视

7、野。他指出陈栓的文学创作有两种主题:一是抗战题材中流露出的浓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二是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生活的描写,来揭示社会与人性的阴暗,来反抗封建主义政治、文化的压迫,进而探寻国家落后与人民受难的根源。这一时期对陈栓小说创作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和全面,对他小说创作艺术价值的考察从小说技法层面逐渐过渡到小说主题思想的探宄。但对陈铨的短篇小说创作的研宄仍然较薄弱且研究的方法还局限于传统的主题学。而宫富[10]借助叙事学理论考察了陈銓的《天问》和苏童的《米》,认为在两个主人公都是主体接受者,他们对客体的追求都体现为理想的实现。这种方法在开辟陈拴小说研究的新方法上是一种

8、有益的尝试。二、陈栓“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