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

ID:25025419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_第1页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_第2页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_第3页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展示能力    /刘庆娟    新课程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参与、实践、探究、经历。课堂教学中的“五段”教学模式中的“展示交流”是最主要的,它既是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手段,又是培养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学习、敢于探究、合作交流、学会倾听、勇于创新等习惯的重要途径,不仅为学生搭建起了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也为学生营造了一片自信的天空。    一、展示内容    我在教学中遵循这样一个展示的原则:在预习的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预习了也

2、不会的、与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有关的、学生容易错的、与学生生活有关、学生有特殊想法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等内容要重点展示。同时,我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了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突出教学重难点的板块。如“火眼金睛”,就是明辨是非;“奇思妙想”,就是一题多解;“妙手回春”,就是诊断纠错;“动手尝试”,就是大显身手;“走进生活”,就是解决问题等……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发展能力的空间,又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交流展示    每节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情况下,交流展示就成了学生展示才华、张扬个性

3、、培养自信心的舞台。每次上课在交流前,我都利用课件让学生再次明确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根据思考提示自学,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共同分享知识,讨论困难,达成共识。接着,组长把遇到的共性问题记录下来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各组的情况有目的的把任务分配下去,各组的组长结合任务再分给组员自学探究,准备交流展示本组的自学结果。学生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有的说对新知的理解,有的评价解题思路和知识点,有的说了解这类题的关键及易出错的地方,有的讲自己解题时犯了什么错和做题时应注意什么,有的说这类问题作

4、图有助于解题以及做辅助线的作用等。通过学生们的交流展示,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知识的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评价赏识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赞同。在课堂上,评价要讲究艺术,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分层次进行评价,可以是学生互相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评价,只要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了就要及时地给予赏识评价。如我编排的每一个小组都有班里的学困生,只要他们参与交流了,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寻找他们的优点或闪

5、光点,大力地表扬或奖励,使他们体会到参与学习的快乐,让他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是谁评价谁,我都要做到及时、真实、富有激励性,使学生既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    四、适时点拨    在课堂教学中,现在都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索,什么时候体现教师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评价者身份呢?教师驾驭课堂时,在课堂中善于追问、点评、拓展、提升知识点等就是适时点拨。当学生在学习展示的过程中理解片面、知识提升不到位时,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追问、点拨。如在教学组合图

6、形的面积时,我给出了没有具体数据的组合图形,让学生分割成简单的图形问题再求面积。通过交流,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当我在原图上给出数据让求组合图形面积时,学生才发现,刚才的分法有些是不能算出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这时学生就意识到,只有从刚才的分法中选择合理的方法,才能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我这样的设计能促进学生再思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既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又分散了教学的难点。这样,就起到了教师的适时点拨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交流,为学生提供

7、了展现自我、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求知识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黑龙江省虎林市第三小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