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

ID:25039301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7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_第1页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_第2页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_第3页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_第4页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初探论文论文关键词:塞尔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论文摘要:言语行为理论由奥斯汀提出,其弟子塞尔将此理论进行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本文对塞尔的这一当今国内外最前沿的语言学理论进行了分析、探讨,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间接言语行为在语言使用中的作用。英国牛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J.L.Austin)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SpeechActTheo-ry)是语用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在1962年发表的Hoeaning)和“句子字面意义”(sentenceliteralmeaning)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2、他指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听者特别要注意发现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因为话语意义是随着语境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塞尔认为,要理解间接言语行为,首先要了解“字面用意”(literalforce),然后从“字面用意”再推断出其间接用意,即句子间接表达的“言外之力”。例如:Canyoupassmethebook?这个句子如果按其字面意义去理解,那么它是“询问”听话人是否具有递书的能力。然而,这并非该话语的施为用意,此话语实际_L是用以表达“请求”这一言语行为的典型结构。换句话说,上述例句所表达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一个言语行为(“询问”)

3、来间接地实施另一个言语行为(“请求”),这就是语言使用中语言的问接性现象。塞尔认为,这样的句子往往具有两种语力:字面之力和言外之力。表达说话人真正意图的施事行为叫做“首要施事行为”(primaryillocutionaryact),把说话人为实施首要施事行为所实施的另一种施事行为叫做“次要施事行为”(secondaryillocutionaryact);次要施事行为和话语的字面语力相吻合,首要施事行为的间接语力则是通过字面语力推导出来的。(齐品,2004:109)针对这一点,塞尔通过下面这一组对话来解释间接言语行为:StudentX

4、:Let’sgotothemovietonight,StudentY:1havetostudyforanexam.由卜可知,X的话语是一个建议,而Y的回答就其字面意义来说只是个陈述。然而,根据塞尔的十步推理,在这个特定语境,Y的回答就表明了对X的建议进行“拒绝”这一真正意图。也就是说,Y的答语的首要施为行为—“拒绝”是通过实旅“陈述”这一次要施为行为得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鹅个表达和意义的机制包括双方的背景信息、言语行为理论和某些会话原则。塞尔对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解释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语句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施为用意的关系问题,揭示

5、了语句的结构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多元关系。然而,塞尔的理论很快遭到了其他某些学者的抨击,其中包括两位著名的关联理论者;Sperber和indopeningtheethepen?C)1ore.上述表达“请求”的例句在日常交际中非常常见。听者可以非常容易地理解说话者间接表达的意义,即“请求”自己去做某事。而这类间接言语行为是人们很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交际过程中基本不会造成交际失误。然而,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相比较,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更为复杂和不确定,它更多地取决于说话双方共知的背景信息和所处的语境。这类间接言语行为并非常常使用比较固定的表

6、达法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致使语句字面上的意义与说话者的实际用意相差甚远。例如:’lhebellisringing.StudentsinclassAaretalkinguchnoisehere.Students:Yes,thereis.Teacher:orequiet?Students:Allright,..sir.(stoptalking)在此例句中,教师首先是用一个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意欲让学生安静下来,但是学生并没有领会老师的真正意图。于是,教师再用一个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来表明其意图,学生最终得以领会老师此番话的目的

7、。由此可见,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比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间接性程度要大,听话人必须作出正确的推理才能理解说话人的意指。塞尔认为:“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依赖他们彼此分享的语言和非语言背景信息,加上听话人一方的一般推理和和推断能力,说话人与听话人所交流的要比说话人实际说出的要多。"(Searle,1975:31-32)换句话说,间接言语行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在说出的一句话里表示了一定意思的同时怎么会又表示另外的意思?听话人在听到话语之后又如何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那层意思的?针对这些问题,塞尔的解决办法是: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和听

8、话人沟通,能让听话人明白话语ili字而意思之外的用意,它所依靠的是他同听话人共知的背景信息,这种信息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并且还要考虑听话人的推理能力。此外,要正确理解间接言语行为,我们还需要借助言语行为理论以及合作原则才能充分理解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