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

ID:2504057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第1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第2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第3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第4页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论文..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一本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在授课时许多教师经常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教师在上面讲的眉飞色舞,口沫横飞;学生在下面听的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我也不可避免地遇到这样尴尬的问题,我用过很多种方法想让学生明白诗词中的精妙之处,遗憾的是,很多时候他们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层面。诗歌,作为语言的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是繁富驳杂的生命世界的感性描述,也是人类情感意绪、精神风貌的直观形态。由于古汉语音义结构、文化背景的特殊性,使得以它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意味。也就是说诗词是文字最少,抒情性最强的文学体裁。它就象冰山,..能看见的部分

2、很少,水面下还隐藏着庞大的精华。那么怎样帮助学生真正去理解诗歌的美?增加他们的学诗热情呢?我想,我们教师可以尝试着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诗歌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强调对诗歌的吟咏,让诗歌教学读出花儿来。一、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诗歌所提供的信息是复杂多样的。诗歌的语言是片段式,中间充满着许许多多的空白,使欣赏者一时难以把握其真正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因为他们自身生活经验的缺乏,与诗人情思上存有隔膜,无法与作品对等交流,产生共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试想,如果不能充分调动想象力,学生怎样去理解“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的妙处?又怎样去体会“杨柳岸晓风残月”和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区别?更不要说去理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禅意了。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为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我做了一次尝试:我让所有学生们假设自己就是著名导演,现在要拍一部《沁园春长沙》,剧本就是这首词。要求必须忠实剧本,合理想象,而且要好看。四人一组,组成拍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拍摄任务,然后请组长用语言展现本组拍摄出来的画面。学生带着很大的热情投入到讨论中去,以下就是几组学生的拍摄介绍:1、诗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桔子洲头。画面:(空中拍摄)湘江如一条玉带般横过屏幕,向东奔流。江中的桔子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随着镜头的推进,树上的果实和树下金色的落叶映入眼帘

4、。在这树林边,江渚上一个黑点越来越大,逐渐清晰,最后定格为一个高大的背景,他披着长衣,双手*腰,脚下是静静流淌的湘江。2、诗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画面:中年毛泽东那意气风发的面孔上流露着欣喜的眼神.远处连绵不断的群山,层层叠叠的枫叶,在绿水蓝天映衬下,格外艳丽,欣欣向荣。3、诗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画面:稍近清澈透亮的江面上,许多扬着白帆的木船.互相追逐驶向天边,消失在天水之间。4、诗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画面:蓝天上,一只苍鹰,双目直视前方,炯炯有神,振翅高飞,逆风而上。清澈的潜水中,一尾小鱼尾巴一甩,瞬间不见。运动镜头中,硕果累累的枝头,金灿灿的庄稼,怒放的满

5、城菊花。5、诗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画面:难民衣衫褴褛,流离失所;荷枪实弹的军官。硝烟四起的战场;(画外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接着,我按照诗词讲授的传统思路,对《沁园春长沙》作了详细的分析,学生非常容易接受,所提的问题基本能够回答到位,而且有时能举一反三,并且在课后也主动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时进行合理而丰富的想象,不仅仅可以试用以上的方法,还可以尝试这“将诗化文”。比如,在学习李煜的《虞美人》,李清照的《声声慢》等等时,我让学生分别将改写成第三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一人称的写景抒情散文。每次的尝试,学生的想象力让人欣喜,每次都感觉受益匪浅。二、诗词的

6、教学,需要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诗词的教学,需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也必须给学生自由翱翔的天域。同时我们也不要忽略对诗歌的吟咏。宋人魏庆之说:“诗全在讽诵之功。看诗不须着意去里面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读诗的技诀不是环环相扣的条分缕析,它是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阅读过程是跨越语言的栅栏,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诌。然而,我们的教学中也会让学生去读,但大多数时候学生读诗就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这样的朗读怎能体会到诗歌的美呢?我想,如果能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变机械性朗读为创造性朗读;培养出朗读诗歌的兴趣,变被动朗读为主动朗读;让他们读出花儿来!在《祖国啊,

7、我亲爱的祖国》这一篇诗歌的教学中,我先印发了关于朗诵技巧的资料,并加以指导。然后结合课后的朗读练习,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诵读,推选代表进行范读,并且解释自己这样读的原因。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在探讨朗诵的过程中,诗歌中意象含义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最后,再让他们欣赏名家的示范朗读。学生发现“读诗”也能这样读,原来自己也可以这样读。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纷纷举手尝试。而且他们朗诵的效果也大大出我意料,从他们中发现一些朗诵的好苗子。叶圣陶先生指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