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ID:25043103

大小:7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_第1页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_第2页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_第3页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武惠生(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骨科201400)【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7-0219-02现代外科的发展趋势是手术的微创化和智能化,随着光机电技术的发展,微创脊柱外科的时代己经来临,近年来在脊柱外科领域微创技术迅速发展,新的技术不断出现,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脊柱内窥镜下微小创伤的椎间盘摘除术,己在临床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疗效,但是,尽管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但其操作技术困难,医生培训周期长,且手术时间较长并具有潜在严重并发症的危险。以上存在的问题,正

2、是木文想探讨的,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木组病例内窥镜下手术完成三十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令41.6岁(29〜60),手术部位:L5S1右侧突出10例,L5S1左侧突出7例,L4、5右侧突出7例,L4、5左侧突出6例;所有内窥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均只作单节段手术。同时选用同时期完成,采用传统切开手术方式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三十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平均年令48.9岁(19〜82),手术部位:L4'5及L5S1双节段突出二例,L3'4及L4'5双节段突出一例,L3'4突出一例,L4'5左侧突出9例,L4'5右侧突出5例,L

3、4'5中央型突出3例,L5S1右侧突出4例,L5S1左侧突岀5例。1.2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根椐术前CT及MRI病变节段,以克氏针横置于病变节段龙胆紫标记,C形臂X光机透视定位,然后于棘突旁一厘米纵切约二厘米切U,切开深筋膜,紧贴棘突旁剥离器分开骶棘肌直达椎板,用神经探子再次辩别椎板及间隙位置,逐节置入工作套管,连接竿及固定器安装,接上镜头及电视机、冷光源,先用直角刮勺,搔刮椎板外软组织,使椎板外及其椎间隙显露清晰,然后用弯头刮勺分离椎板下缘,使黄韧带上缘分离,并咬去病变间隙大部份椎板及小关节内缘,使黄韧带上缘及外缘游离显露下方硬脊膜,直角探针探查黄韧带下方无粘

4、连,枪式咬骨钳提拉起黄韧带将之逐步咬除,直至显露神经根及病变椎间,吸引拉钩牵开硬膜向对侧,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直视下尖刀十字切开后纵韧带,髓核钳伸入椎间隙,取出变性突出之髓核及纤维环,直至无松动及脱落髓核,神经根管狭窄者可适当扩大,直至神经根压迫解除,清洗创面清点器械,硬膜外可置入透明质酸钠及明胶海棉,以防止粘连。手术难点在于切除黄韧带吋,有吋进入过深,会伤及硬脊膜,造成脑脊液漏,且因工作套管狭小,难以做到修补;预防的方法是在咬除黄韧带时,先将咬骨钳向上提拉一下,如无粘连再咬除;第二个难点是在切开纤维环吋,最好是在直视下进刀,因为现在的内窥镜只能作到平面视图,没有立

5、体感,极易误伤周围的神经组织;以上两个问题,只要操作吋小心,采取一定的规范方法是可以避免的,而最大的难点,是如果术中出血过多,iL广泛滲血吋,会使术野模糊,难以安全的进行手术,又因术野狭小,不能进入过多的器械及止血材料,所以为保证手术安全,此吋最好改为切开术式,不能为了微创而微创造成不必要的后果。1.3结果本课题微创术式腰间盘切除30例,其中四例因创面出血难以控制,不得以改切开术式完成手术,另冇二例疗效为较差者,亦是因术中出血控制欠佳所致,故以此六例病例为样本均数,其它24例做为总体均数,以其术前检测四项凝血功能为指标,分别作出统计学处理。求出各项指标的T值及P值

6、:凝血酶原吋间(PT):T值=0.5784,P值>0.05。凝血酶时间(TT):T值=0.5169,P值>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吋间(APTT):T值=0.3423,P值>0.05。纤维蛋白原(FIB):T值=0.2165,P值>0.05。结果,其P值均大于0.05,检测值无显著性差别,说明术前凝血功能状态与术中出血情况无正相关。内窥镜下手术组三十例病人中有四例失败,苏中三例术中因创面出血多,一例因硬膜外粘连及出血,后改为切开术式完成手术,切开术式组所冇病例均成功,疗效评价按日本腰背痛简单评分标准进行,优:10分;良:7.5分;可:5分

7、;劣:2.5分。分别求得内窥镜下手术组疗效平均数8.27;传统切开手术组疗效平均数8.08;经统汁学处理t值为0.387,P>0.05,两组样本间差别无显著性。两组病例选取年龄情况,设内窥镜下手术组为XI,传统切幵手术组为X2,XI样本均数=41.667岁;X2样本均数=48.967岁;经统计学计算KT值=3.150,P<0.05;两组样本均数间有显著性差别。2讨论本组病例全部使用国产脊柱后路镜手术,术中体位为俯卧位,椎间定位:龙胆紫标记,克氏针粘贴于病变椎间隙,C形臂X光机电透证实无误;全组病例未发生定位错误,有四例因术中出血难控制,及硬膜外粘连,为安全考

8、虑改切开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