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

ID:25045687

大小:5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7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1页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2页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3页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_第4页
资源描述:

《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概要(人教版高二必修)!诗歌概要教学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常识及写作常识,并能初步写作诗歌。教学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导入: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古到今流传于世的诗歌作品不计其数,一、诗无达诂——诗歌的含义诗歌是起源最早的文学样式,它几乎是和人类的语言同时产生。最初的诗歌,都是劳动群众的口头创作,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那就是原始人在劳作之时发出的“吭呦”声,它与音乐、舞蹈关系密切。古代习惯把不合乐的称为诗,把合乐的称为歌,现代一般统称。古人说“诗无达诂”,即诗歌没有准确固定的解释。古今中外关于诗歌的论述不

2、胜枚举。何其芳的定义在当代诗坛影响较大:“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以直抒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这一定义的缺点就是不简练。有鉴于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给诗歌下个简单的定义:是个是以富于想象和音乐性的语言,高度概括地歌唱生活,抒发感情的一种精美的文学体裁。二、百花齐放——诗歌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是个有着不同的类别1、按国别分:中国诗、外国诗2、按本源分:民歌——由民众口头传诵,后经文人整理而成

3、,如《木兰诗》;文人创作诗3、按时间分:新诗——1919年以后的诗;旧体诗(古诗)——1919年以前的诗古诗《诗经》古体诗辞赋《子虚赋》乐府《孔雀东南飞》近体诗(唐以后)律诗绝句小令(58字以下)词中调(58—90字)长调(91子以上)小令曲套数杂剧4、按内容性质分:抒情诗——以抒发主观感情为主要内容的诗体。它直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它最能体现诗歌的特点。抒情诗按抒情对象与内容的不同,还可以分为爱情、讽刺、山水、咏物诗等。叙事诗——通过叙述事件,塑造形象来表现主题的诗歌。如《孔雀东南飞》说理诗——

4、用诗歌的形式阐述事理的诗歌。5、按字数分: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九言、杂言诗。如《将进酒》就属于杂言诗。6、按表现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三、言志抒情——诗歌的功能诗言志,这是《诗大序》当中的著名观点,诗歌就是要表现自身的情感、意志。而诗歌的功能确实难以一一道明。按照《诗经》的成因推测,先秦时代的诗歌创作出了本身的需求之外,和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有所谓“观风俗,考得失”的说法。而儒家至圣先师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并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四、缘事缘情——诗歌的成因《诗大序》

5、云:“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文字认为是个是以情感为本质的,感情激荡于心而发声于外,就形成了诗。同时指出了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关系,即“三位一体”。这是对先秦时代的诗歌成因的较为成熟的认知。此后,汉代乐府秉承《诗经》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在总结其成因的时候人们把它归结为了10个字,即“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算是比较见地的指出了诗歌成于“事”,到了唐

6、代,白居易倡导“新乐府运动”的时候,提出了这样一个知名的文学主张,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无论哪一种观点,诗歌的本身大体均源自于自身情感的抒发。后人说“愤怒出诗人”,“恋爱出诗人”,“失意出诗人”等等,无不是对这一常识的细化而已。五、艺术升华——诗歌的特点1、表现生活的概括性文艺反映生活的典型化原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