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ID:25046471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_第1页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_第2页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_第3页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化问题的思考

2、第1内容显示中第1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历史已经有20多年。(七.五)开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在国家的组织和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不仅在机器人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工业机器人整机方面,已经陆续掌握了喷涂、弧焊、点焊、装配和搬运等不同用途类型的工业机器人整机技术,并且,成功地应用于生产,掌握了相关的应用工程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尚未达到规模化的生产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的经济技术效益,未能充分表现出来。实现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是我们长期努力的目标,在世纪交替之际,如何抓住机遇,加

3、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实施的步伐。本文就此提出一些看法,供讨论、参考。 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1、市场:充分的市场空间是产业化的前提。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处于手工或机械化生产的技术水平,对机器人的需求不足,是工业机器人难以产业化的主要原因。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随着对商品高质量和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自动化要求日益迫切。在电子、家电、汽车和轻工等行业,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趋广泛。1993年前后仅工程机械行业引进的机器人及其工程系统金额达上千万美元。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加入公司,对厚钢板(>20mm)焊接

4、,有独到的工艺,尽管该公司机器人的性能不高,但照样能独步工程机械行业,有自己的特色。鉴于机器人应用工程内容的包罗万象。因此,从事应用工程的单位必然会很多(包括用户自己开展)。整个机器人产业必然会是多种形式、多元化的组合形式。  3、创新才能成功:  I)技术创新: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基本上处于学习、掌握和仿制的阶段,发展机器人产业,很需要创新精神,立足于应用,创造出新的机器人机型和单元技术,才能超越别人,拓宽市场份额。日本的牧野洋教授开发的SCARA机器人,在装配机器人领域走了一条新路,很快大批量生产占领了市场。很

5、值得我们借鉴。  II)机制创新:在倡导科技兴国,发展知识经济的今天,我认为新建立的机器人企业应该在机制上有所创新。其一是不要因循过去新建企业那样,大搞基建,添置大量一般加工设备,造成投资大,周期长,难见效益。创办机器人企业,注重技术开发能力的形成,充分利用现有社会上的闲置加工能力,加以重组。尽快形成新的生产要素。其二是由于工业机器人高科技的特点,在构建机器人企业时,也可以采取对科技人员股份期权等灵活有效的方式,调动一切积极性。在新世纪,办出崭新的企业形式,争取尽可能大的效益。  4、筹措关键元部件的国产化:  机器人中的AC

6、伺服系统,RV和谐波减速器等关键元部件,对机器人的性能和总成本有很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发展,前期可以依靠进口产品,但从长远看,由于需要量很大,有必要形成自己的制造体系。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提高国产机器人的性能价格比而且对相关产业也有带动作用。 相关措施  1、建立工业机器人检测中心,按照国家标准,对各类工业机器人实施全面的性能检测和产品认证。这对于工业机器人产品的不断完善,确保产品质量十分必要;2、实行财政补贴:在工业机器人产业化的初期,为了支持国产机器人的发展,对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可按其实际销售的工业机器人产品,

7、参照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给予一定比例(如20—40%)的补贴;3、对采用国产机器人的应用工程给予一定时期(3—5年)的减免税优惠,或对典型的应用工程系统,经申请,核准予以经费支持。以扶持发展。4、创办面向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刊物和图书,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首先要普及机器人知识让机器人用户了解机器人,应用机器人。创办这类实用性的期刊,很有必要。同样的目的,希望国家支持,组织人员编写工业机器人工程手册等图书,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第1第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