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ID:25048773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7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_第1页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_第2页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_第3页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_第4页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_第5页
资源描述:

《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正文: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老师就向我们推荐了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好书,并简略地介绍了书的内容是关于一名弱智儿如何被教育为神童天才,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老师的介绍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尤其是自己踏上教师岗位后,每每面对教学教育中的种种困惑迷茫,更想了解究竟《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有着怎样神奇的教育方法。于是乎,终于一偿愿望买了此书来认真拜读。作者牧师老卡尔·威特在54岁时老年得子,没想到得到的却是一个智商低下的婴儿。但他并没

2、有放弃,通过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的运用,小卡尔·威特在八九岁时便能够自由运用6个国家的语言,9岁时考入菜比锡大学,未满14岁便获取博士学位,16岁时被聘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卡尔威特能取得这番惊人的成就,并不是由于他的天赋有多高超,恰恰相反,他出生后被认为是个有些痴呆的婴儿——而是全赖他父亲教育有方。本书中老卡尔把他的教育生活点滴一一描述,向读者娓娓道来,里面包含了丰富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读后使我受益非浅,让人不禁要感叹:这才是教育。感受之一:孩子最终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取决于天赋的大小,关键取决于教育的方法。书中

3、提到小卡尔一生下来本来是一个四肢抽搐,呼吸急促,婴儿时期反映相当迟钝、极为痴呆的孩子。他的父亲老卡尔在伤心着急之余,对小卡尔进行有效的早期教育,终使得卡尔·威特成为了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心得体会《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正确的教育方法是极其重要的,反之如果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法,就是天才也会被扼杀掉。孩子的心灵可以说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爱尔维修说:“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

4、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感受之二:培养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和全面发展的人格,应该从点滴入手,从小事抓起。老卡尔非常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他提出理想的人才是品德、健康、才能都能得到良好发展的人。只重视他的身体,孩子将成为四肢发达可悲的愚蠢的人;只重视智力,孩子会变成弱不禁风的病夫,或者成为社会上的恶棍,然而,只重视品德教育,孩子会成为病夫、懦夫。这些人对社会、对人类都是无用的。因此,孩子的教育必须三方面并举!卡尔的教育

5、可以讲是从0岁开始的,孩子的举手投足、一频一笑、吃饭睡觉、学习观察、游戏交往……一切的中国大学网(..)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2  第2篇初二读后感:读《一个人的村庄》后的心得体会  〖预览〗发布时间:2017-03-12喜欢新疆从刘亮程的文章里开始,从《一个人的村庄》开始,《虚土》是刘亮程的第一个长篇,虽然不是那么长,略微比中篇长一点,但是这也是刘亮程的作品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不过无论他怎么写,归根结蒂都是散文,小说不过是一系列组织起来的散文。读刘亮程的乡土散文,才感觉到农村和城市的区别,绝对不仅仅是生活方式上的区别,更是思维方

6、式上的区别,甚至是文明的区别。城市里生活的人总是感觉到城市的优势,看不起农村,认为农村没文化,人类一切文明都是城市文明,乡村的文明其实也是依赖着城市文明才能够产生的。而刘亮程的乡村,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巨大差异,那完全是我们没见过,没想过,没经历过,没法想象出来的另一种文明,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而且随时濒临着被我们强大的文明吞没的危险!一旦消亡,就永远不会再次产生。如果失去,我们将永远也不会知道那种文明中蕴藏着什么样的智慧!从《虚土》到《凿空》刘亮程又前进了一大部,我觉得《凿空》是刘亮程成熟的一个标志,是刘亮程艺术的一个高

7、峰,是新疆乡土文化的一次全景式的展现,然而这是一次谢幕!一切都在中国城市化的洪流中,变得那么不堪一击。如果没有刘亮程的收集整理和发掘,如果没有刘亮程这么一个乡土中长出来的作家,也许这一切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读一个人……读《卡尔·威特的教育》有感3  第3篇读《优秀是教出来的》心得体会  〖预览〗第一次听到《优秀是教出来的》这本书的名字时感觉怪怪的,优秀当然是培养出来的,这本书到底想要说明什么呢?于是冥冥之中就对这本书充满了渴望。一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结果出乎意料的是我没有那种眼前一亮的感觉,相反觉得作者罗恩克拉克先生所描

8、述的教育场景,所提的要求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说话先要讲礼貌、主动询问表关心、乘坐公车不吵闹、见到老师问声好,完成作业不拖延等这些不都是我们老师平时经常强调的吗?书中没有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