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ID:25057877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8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1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2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3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一一评龚玉梅老师《动物说话》一课小学音乐教学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教学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节奏是音乐的脉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在课堂上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歌曲,不懂得识谱,那么就无法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但是对于上乐理课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乏味,单靠死记硬背,只是在被动地学习。如何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参与节奏的训练中,而且对节奏训练逐渐产生兴趣呢?糞玉梅老师的这节《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汇报课一一二年级音乐课《动物说话》,在化解

2、这一难点上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动物说话》是一首歌谣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歌曲的节奏简单,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旋律较为平和,紧密结合了动物语言的特点,表现了小动物稚嫩的拙态和叫声。乐句间加存节谱,使歌曲风趣、富于变化,又仿佛是小动物机警的神态。这首歌曲歌词简单,都是小动物的叫声。应该说粪老师选择这节课进行课题研究的展示课是花了心思去挑选的,她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较好地展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结合律动进行节奏练习小学低年级学生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

3、单,且富有律动感。龚老师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粪老师先让学生充分而完整地熟悉歌曲的旋律,比较和以前听过的歌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现这首歌曲中有节奏谱。老师在学唱歌曲之前先让学生熟悉x和的节奏特点,比较两个节奏有什么不同,再进行歌曲的学唱。心理学研宄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S佳的。龚老师用简单的律动让学生学会x和xx这两个节奏。x用“走”表示,xx用“跑”表示。尔后由易到难,再练习两组2/4拍节奏练习:①XXIXXXIXXXXIX-I②XXXXIXXXIXXXXI

4、X-I在掌握■后度TBn以变f这^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牢固掌握知识,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二、利用学生熟知的词句进行节奏练习音乐与语言有密切的关系,语言的本身就含有生动、丰富而乂美妙的节奏。儿歌不仅有优美的词句、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而且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龚老师在学生掌握了黑板上的这两组节奏练习后,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首儿歌的节奏吗?”引导学生发现熟悉的儿歌《数鸭子》正是这个节奏。学生对《数鸭子》这首儿歌耳熟能详,兴致更高了。加上儿歌的语言一读,学生对这两组节奏练习掌

5、握得更准确了,有些学生边读还拍起了掌。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儿歌、诗歌中进行节奏训练,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减少了学习节奏的困难,有利于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称。三、通过简单的节奏创作,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托尔斯泰说:“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摹仿和抄袭。”启发学生进行节奏创作是手段,而最终目的是通过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粪老师很注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龚老师先拍出一组节奏,要求学生听后拍手摹仿出来。再由个别节奏感较好的学生即兴拍出一组节奏,丼它学生摹仿出來。四、课堂

6、教学的其他亮点1.龚老师特别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创新求异思维。她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孩子们自己编创小动物的叫声来编创歌词,把“小鸡说话”改编成“小X说话”,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鼓励学生自己为歌曲编创歌词和动作,打破了以前“照葫芦画瓢”的方法,给孩子们营造了乐学、想学的教学氛围I。2.体现了低年级“唱游”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粪老师与学生一起给歌曲中的小动物们即兴创造了一些动作。学生边唱边做动作全身心地融入到音乐情绪中。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还使他们

7、有如身临其境。五、儿点商榷之处:1.《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该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龚老师在导入时如能创设情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更好。比如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可投影出示大森林的背景图片,播放大森林早晨宁静的音乐,出示各种动物,玩游戏猜一猜。请学生模仿动物动作和声音,其他同学猜一猜动物名称。这样的导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整堂课的愉快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

8、在创编活动中,除了让学生用其他小动物的叫声创编歌词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小动物们的走路声来创编歌词,如小马跑步嗒嗒嗒,大象走路膨膨膨,通过学生表演展示,让学生的想象插上高飞的翅膀,拓宽学生的思维。2.节奏训练的方式还少了些。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会比较简单一些。比如XX

9、读作:咚咚(模仿心跳声)(2)>O£读作:嘀嗒(模仿秒针走动的声音)⑶2<2£X读作:咚咚咚(模仿敲门声)等。3.虽然二年级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