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ID:25763816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2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1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2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3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4页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

2、第1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浙江省桐乡市濮院镇中心小学王晓娟节奏是音乐的脉膊,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音乐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能够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那么,学生就能把被动的灌输转变为主动要求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效率,把教学中的节奏难点逐步解决,对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扎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在熟练掌握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来温

3、习,掌握所学的知识。不仅能唱读节奏,能记节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节奏。新的难的知识,对学生来讲,就象一座陡峭的高山,爬起来很艰难。而教师应该做的,就是把难度设计成一个个平缓的坡度,让学生象散步一样,轻轻松松地到达山顶。在具体操作方面,应该始终遵循一条原则: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顺势而行。具体对节奏而言,教师应该抓住人潜在的节奏意识,并加以挖掘,让学生主动地发挥出来。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节奏感,只是强弱有异。在听音乐时,我们都会不自觉地用脚打拍子;在欣赏课时,有的学生一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点头、欢笑、心情愉快。这些都是人潜在的节奏感在起作用。而教师应该抓住这点,使

4、它充分发挥出来,在生活中寻找材料,化解难度,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坡度,指导学生上山爬坡。下面,谈谈节奏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与大家商榷。一、低段。低段是对节奏的感知和认识阶段,在了解学生生理特点后,把所要求掌握的节奏与生活相联系,设计了下面几种方法。1、节奏模仿练习。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从感官开始”。尤其是低段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欲望,才能有效的诱发学习动机,激发求知欲,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到处都充满着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节奏,把生活中形

5、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儿童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轻松地掌握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心脏声:2/4××

6、××

7、

8、咚咚咚咚大钗声:2/4×─

9、×—

10、

11、匡匡钟表声:2/4××××

12、××××

13、

14、嘀嗒嘀嗒嘀嗒嘀嗒知了唱歌声:2/4×·××·×

15、×·××·×

16、

17、知了知了知了知了汽车鸣喇叭:2/4××·

18、××·

19、

20、嘀嘀嘀嘀母鸡下蛋后:2/4××××

21、××××

22、

23、咯咯咯嗒咯咯咯嗒机枪扫射声:2/4××××××××

24、

25、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所以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多次反复练习后,难的、复杂的节奏对他们来

26、说就一点也不难了。2、节奏律动游戏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和表现自己。而从低段要求掌握的节奏来看,结构也比较简单,且富有律动感。因此,教师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使理性的东西变成感性的东西,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学习的效果是最佳的。因此,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卡片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例:×用走表示(或敲锣等)××用跑表示(或打鼓等)×-用下蹲表示(或击钗等)×××××××××××××-游戏可分小组、个人、男女等、卡片数量也可由少到多,也可在速度上加以变化。实践表明,这种方法,能令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地掌握知识

27、,教学效果显而易见。二、中高段。节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灵活运用,这就需要在中高段加以深入。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方式的转变,其关键年龄一般认为是四年级。因此,在低段熟练掌握基本节奏后,可以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及其运用。1、以汉字代节奏。朱智贤在《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中国的汉字在朗读过程中,也富有节奏感。如果教师能充分发掘并加以运用,一定能事半功倍。例:×××;×××;爸爸的绿油油×××;××××;我和你哗啦啦啦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对这样生动的教学方法

28、反应热烈,并能很快的掌握。2、节奏的镜子练习。教师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的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不同节奏,请生把节奏象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丰富了节奏内涵,增强了趣味性。例:师××××

29、×××

30、×-

31、

32、(拍手)(拍膝盖)(踩脚)(打肩)拍手生××××

33、×××

34、×-

35、

36、(拍手)(拍膝盖)(踩脚)(打肩)拍手又如:生甲×××

37、××

38、××××

39、×-

40、

41、拍手拍膝拍手叉腰拍手拍膝点头生乙××

42、××

43、××

44、××

45、

46、踩脚拍膝踩脚拍膝踩脚拍膝踩脚拍膝3、节奏填空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填写节奏并请其他同学念或拍打。这样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